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深耕“龍蝦資源”,把龍蝦養殖與水稻生産、蓮藕産業有機結合,截至目前,魚臺縣稻(藕)蝦生態種養面積13.5萬畝,預計年産量3萬噸左右,可實現經濟總産值20多億元。
剛捕撈的小龍蝦 供圖 魚臺縣委宣傳部
隨著夏季來臨,魚臺小龍蝦消費進入旺季。在王魯鎮李魏村藕蝦共養基地裏,蝦農們一早忙碌捕撈,從田里拉起地籠,將一隻只活蹦亂跳的小龍蝦收入盆裏。
“今天我們捕撈了200多斤,以後的産量還得提升,出蝦量最高時每天能出到300多斤。”李魏村龍蝦養殖大戶彭勝利説。李魏村緊鄰微山湖,地勢低窪,村民彭勝利流轉土地140畝,在藕田裏套養小龍蝦,效益非常可觀。
“這一畝地,賣小龍蝦的錢加上賣藕的錢,收入7千到8千之間,是傳統“一稻一麥”種植模式的3倍多。”彭勝利介紹。
工人們正忙著分揀龍蝦 供圖 魚臺縣委宣傳部
王魯鎮積極鼓勵引導沿湖村莊發展稻(藕)蝦共作模式,鎮政府幫助種養大戶流轉土地 6000 余畝,王魯鎮現有藕蝦3400余畝,稻蝦2100余畝,真正把澇洼地變為了農民增收的聚寶盆。
為推動龍蝦産業發展,進一步擦亮“魚臺龍蝦”品牌,魚臺縣始終堅持規劃引領,力促産業振興。魚臺縣鼓勵企業加快龍蝦成品、半成品的開發,延伸龍蝦産業鏈,著力提高龍蝦産業競爭力和産品附加值。魚臺縣扶持山東湖中鮮、孝賢食品、瑞達食品等龍蝦加工企業發展,現年加工能力6000余噸,産值6億元。
如何讓魚臺龍蝦的金字招牌與文旅資源“強強聯合”,打出“黃金效益”的組合拳,一直是魚臺縣奮力書寫的一套精彩答卷。2017年至2024年連續成功舉辦了8屆魚臺龍蝦節,魚臺龍蝦的知名度得到極大提高,書寫了“一蝦先行、諸業並進”的喜人篇章。
“我們將繼續鞏固放大龍蝦品牌效應,加大政策扶持,助力龍蝦産業發展,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魚臺力量。”魚臺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高東旭説。以節促旅,提振文旅消費。2025魚臺龍蝦消費季將於5月28日正式拉開帷幕。(文 張惠亞 霍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