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創新建設跨境電商特色産業帶工作站,推進跨境電商與特色産業帶融合發展
來源:大眾日報  |  2025-06-23 10:01:25

  原標題:山東創新建設跨境電商特色産業帶工作站,推進跨境電商與特色産業帶融合發展幫助特色産業連結全球市場

山東創新建設跨境電商特色産業帶工作站,推進跨境電商與特色産業帶融合發展_fororder_00001

威海水知樂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從跨境電商起家,通過打品牌、拓銷路的策略,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圖為公司的工人生産用於出口的槳板。(資料圖)

  山東建成了95個跨境電商特色産業帶工作站。它們依託縣(市、區)商務部門、産業園區或龍頭企業組建,作為服務樞紐和決策支點,紮根縣域經濟腹地,通過整合資源、制定規劃、搭建載體、培育主體等方式,讓“跨境電商+産業帶”擰在一起發展。

  工作站的作用和植物的葉綠體相似。葉綠體吸收光能,通過光合作用合成養分,為植物提供有機物和能量。工作站“吸收”政策動向、外部信息,通過多種方式將各種能量轉化為發展動力,滋養整個産業帶。

  透過一個個工作站,可以看到一條貫通産業端與消費端的出海“新通道”正悄然形成。

  專業服務助企成長

  “我們成立了跨境電商問診小組,每個月都會舉辦15-20場公益培訓,小組成員來自阿裏、谷歌、Temu等。對於想轉型的企業而言,問診小組會幫助梳理、解答轉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淄博玻璃製品産業帶工作站站長王一一,負責齊魯跨境電商産業園(淄博)的運營。

  園區內一家主營建築裝飾材料的企業,雖然生産和銷售經驗豐富,但面對跨境電商一頭霧水。問診小組通過調研,發現其産品以標準品、中小件為主,建議其以阿裏國際站和谷歌為突破口,主要瞄準歐美和中東市場。

  像這樣的工作站,山東已經建成了95個,它們就像跨境電商特色産業帶裏的“葉綠體”,不斷將各種能量轉化為發展動力,助力企業成長壯大。

  “This rod is a real hot seller in Southeast Asia,and it's about 5.5 feet long,perfect for surf fishing…”海外直播間裏,阿文正用英語推介自家魚竿。

  阿文的公司在威海環翠區雙創人孵化園,這也是威海市漁具跨境電商特色産業帶工作站的主要載體。學商務英語的阿文,通過園區組織的招聘會入職這家公司。起先她是英語翻譯,後來轉型成為英語主播,開始直播帶貨。

  除了人才招聘,園區還為企業提供商務服務、投融資服務和科技服務等。

  威海市環翠區商務局電子商務發展促進中心主任董聰表示,環翠區以工作站等載體為依託,加快推進跨境電商發展步伐,培育壯大跨境電商經營主體。

  運營主體各有優勢

  積極打造跨境電商特色産業帶是各地推動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山東創新推出的産業帶工作站,統籌推進跨境電商與特色産業帶融合發展,通過制定規劃、搭建載體、培育主體、統計監測、舉辦活動,更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資源,進一步服務相關企業。

  從95個工作站的産業分佈來看,裝備製造業佔比最高,僅工程機械工作站就有6個;另一個集中領域是輕工消費品類,包括10個紡織類工作站,以及傢具、小商品、健身器材工作站等。

  工作站的運營單位包括政府、産業園和企業。商務部門提供政策扶持,適合剛剛起步、需要強力支持的産業帶;跨境電商産業園能夠提供辦公場地、培訓體系、服務商資源,適合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産業帶;龍頭企業對中小企業的帶動作用更強,適合較為成熟的産業帶。

  山東省跨境電商協會秘書長呂亞萍透露,山東省部分産業帶缺少能夠承接工作站職能的産業園區、龍頭企業,因此,多數工作站的運營主體還是以商務部門為主,但整體趨勢是逐漸向企業力量過渡。

  連結特色産業與全球市場

  工作站服務産業集群和企業。工作站面臨的問題,往往也是産業、企業的共性問題。

  人才問題尤為突出。山東縣域經濟發達,不少産業集群位於郊縣,人才招不來、留不住,專業跨境電商人才更為稀缺。

  青島美粧在線新經濟産業園運營部部長潘薪宇表示:“在平度工資開到8000,都不一定能招到合適的商務運營,更不用説主播了。我們的廠家也想做電商銷售,但無人可用,最終結果就是很多睫毛公司還是以代加工為主。”

  除此之外,一些産業集群習慣了傳統的銷售方式,缺乏轉型動力。一位工作站負責人表示,一些企業負責人覺得“做電商太麻煩”“不如老客戶穩定”“訂單金額太小”。

  不願轉型帶來的是“內卷”。一些勞動密集型産業生産工序簡單,産品附加值低,品牌意識薄弱。威海一家漁具生産企業的負責人表示:“今天上架一款新品,明天可能就會被抄襲,而且對方的價格更低。”

  傳統企業不願轉型,是意識不到打品牌、拓銷路的重要性。以威海水知樂公司為例,他們從跨境電商起家,如今旗下已擁有多個特色鮮明的子品牌,實體店舖開到了邁阿密。肖澤光稱,“只有讓品牌通過多場景觸達消費者,才能立起品牌形象。”

  兩個問題其實指向同一個發展路徑:優化行銷策略,撕掉“低價代工”標簽,提高産品附加值,強化山東本地品牌推廣。而跨境電商特色産業帶工作站如何以特色産業為根基,構建起聯繫産業鏈與全球市場的“光合中樞”,就是破題的關鍵一環。(大眾日報記者 曾軻)

編輯:李煒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