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9:30,濰坊安丘市輝渠鎮大壽山村的幸福食堂都升騰起了煙火氣。志願者們圍站在案板前,雪白的麵糰在掌心靈活翻滾,轉眼間就變成圓潤飽滿的包子坯;大鐵鍋裏,金黃的小米湯咕嘟作響,陣陣米香順著鍋蓋縫隙瀰漫開來。再過幾個小時,這個充滿煙火氣的空間,就會成為村裏老人們最惦記的“暖心驛站”。
走進幸福食堂,寬敞明亮的就餐區裏,窗明几淨的環境處處洋溢著家的溫馨。臨近午餐時間,村南村北的老人們陸續結伴而來,三三兩兩圍坐在餐桌旁,慢慢咀嚼著熱乎飯菜,在平淡的家常對話裏,藏著老人們對這份關懷最樸素也最真摯的認可。作為村裏實打實的民生工程,這個藏在村裏的“幸福據點”,藏著許多讓人暖心的巧思。
走進安丘市淩河街道淩河村幸福食堂,陣陣飯香撲鼻而來,村裏的老人們井然有序入座,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是安丘市開業運營的又一家高標準、規範化村級助老食堂,可同時容納60余人集體用餐。
同樣,在安丘市新安街道孫十里村的助老幸福食堂,老人不僅可以吃上可口飯菜,還可以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看書、下棋,有時候還能參加專家開的講座,聽聽健康保健等方面知識。
近年來,安丘市聚焦破解老年人“做飯愁、吃飯難”的養老問題,堅持高標準定位,高品質推進,聚力打造讓老年人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的助老食堂示範樣板,主要面向村內80周歲以上老年人、70至79周歲子女常年不在家的獨居老人等提供助餐服務,飯菜營養可口又衛生,滿足了老年人就近就餐的需求。目前,安丘市共建設35處助老食堂。
為保證食品安全品質,安丘市對助老食堂準入資質、建築與設備設施條件、日常服務標準作出明確規定,在實現標識統一、外觀統一、名稱統一、編號統一的同時,更加注重保障食品安全、環境衛生和服務品質,提高助老食堂整體品質,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養老服務紅利,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文 任慶國 楊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