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火山灰正“煉金”。在濰坊安丘市,層疊的火山梯田之上,粟田綠波翻涌,深扎于火山灰土壤中,靜待一場鎏金蛻變。再過一個多月,沉甸甸的粟穗低垂,收割機在金色浪間穿梭;打谷場上,連枷翻飛,粟粒如雨;碾坊裏,石磨輕吟,新米飄香。這幅“灰中煉金,香飄共富”的生態長卷,恰是安丘全域生態農業的生動寫照。
層疊的火山梯田之上,粟田綠波翻涌 供圖 安丘市委宣傳部
安丘留山古火山群,沉積著近50米厚的火山灰層,蜂窩狀的岩石結構富含30多種微量元素,形成一座天然的礦質緩釋庫,奠定了安丘火山農業的根基。
安丘市輝渠鎮小米種植歷史悠久。明末清初,輝渠小米以其金黃色澤、豐厚米油、黏糯口感成為貢米。
種植于火山梯田間的輝渠小米 視頻製作 李鵬飛
輝渠鎮白山頭村小米種植戶李有好蹲在自家谷地,撥動一株粟穗,只見根系緊緊抓著肥沃的火山灰土,道出了高品質傳承的“三不原則”——不用化肥壞地、不用農藥傷根、不用除草劑擾自然。在海拔330米至380米火山梯田上,歷經135天的日夜輪迴,2580小時的日光沐浴,16.5℃晝夜溫差的能量積蓄,鑄就了輝渠小米的卓越品質——熬出的米油濃稠挂勺,每斤售價達20元,成為安丘全域生態農業高品質的閃亮注腳。
輝渠火山農業的活力,源自古老智慧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融合首先體現在對種質資源的守護與革新上。安丘市與山東省農科院、華大基因等科研力量緊密合作,合力建設種質資源庫;還通過深度對接山東省農科院技術資源,特邀國家穀子産業技術體系專家現場指導,建成中谷系列繁育基地。
科技賦能的觸角,同樣延伸至精深加工環節。在安丘市現代化的“小米夢工廠”裏,創新工藝高效運轉,新鮮粟粒通過深冷速凍與精密氮氣保護處理,最大程度保留鮮度與營養,萃取出的琥珀色小米油瑩潤透亮。2024年,深加工産品産值已佔小米産業總産值的一半以上,“輝渠火山小米”的品牌影響力隨之增強。
凝聚四季精華與辛勤汗水的火山金粟,不僅是舌尖的享受,更成為驅動安丘火山農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早在2009年,輝渠鎮便成立百泉春谷種植合作社,推行“共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標準化模式。如今,這一模式已成為村民增收的堅實支柱——全鎮春谷種植基地達1730多公頃,年産量超萬噸,總産值8300萬元,成為村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在小米品牌的引領下,輝渠鎮持續擴大火山農業規模,培育出“吳家溝蜜桃”“紫草山花生”“衡野葡萄”等一批特色農産品品牌。同時,輝渠鎮建成50000畝高標準農田,為火山農業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坐落在火山帶上的歌爾農場,其桃、草莓等11個品類的農産品也已獲得中國良好農業規範認證。
如今,這粒小米所撬動的,已遠不止于産業繁榮,更是一個依託火山稟賦、根植品牌價值、充滿韌性的現代農業生態體系。(文 鄭暉 陳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