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頭號工程” 邁出穩穩步伐!東營市加快推動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
來源:東營網  |  2025-08-12 12:31:46

  碧波萬頃的渤海灣上,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近日,全球最大開放式海上光伏項目——國華投資山東分公司HG14海上光伏項目施工進度持續提速,全部投産後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7.8億千瓦時。隨著該項目順利推進,東營市新能源産業正加速形成規模效應,為區域經濟結構優化與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工業是東營立市之本、強市之基。今年以來,東營市堅定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持續優化産業結構,深入推動標誌性産業鏈培優塑強,發力主攻鏈條經濟,深入推動新興産業增量提質、未來産業突破發展,全市工業經濟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不斷加速,新型工業化邁出堅實步伐。1至5月份,佔全市增加值93%以上的24個行業保持正增長,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

  政策賦能、服務增效,工業穩增長底氣足

  穿梭于東營市各重大項目施工現場,廠房車間內繁忙有序,工業園區裏日新月異,一線工人搶工期、抓進度、忙生産。

  東營市將穩增長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市工業運行指揮部堅持日監測、週報告、月分析制度,密切監測工業用電量等先行指標和80家重點企業生産負荷,科學研判運行態勢,靶向實施服務措施,保障企業穩崗穩産。

  為破解企業發展難題,東營市組織召開一季度企業家懇談會,深入開展“千名幹部進企業、百個部門進工地”活動,推動解決企業困難問題167項。1至6月份,佔全市增加值96%以上的25個行業保持正增長,其中,煉化、化工、橡膠輪胎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6%、12.8%和10.8%。

  政策的真正落地離不開機制創新。東營市出臺加力助企幫扶推動工業經濟穩進提質若干措施,抓好專精特新等政策落實,開展19場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政策宣講,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持續優化融資服務,為426家企業提供應急轉貸和擔保資金68.83億元,為4家企業爭取省級供應鏈金融獎勵資金547萬元,推動21家企業納入省“專精特新”專板。

  項目攻堅、結構優化,産業升級跑出加速度

  近日,走進山東鳳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物醫藥産業園,多條生産線全負荷運轉,全力趕制藥品訂單。該公司生物醫藥産業園總投資5.33億元,主要建設中藥材倉儲及前處理車間、提取車間、綜合製劑車間及立體倉儲車間,産業技術走在了行業前沿。

  多年來,該公司始終堅持以中藥為主,發展合成藥,擁有膠囊劑、顆粒劑、片劑、小容量注射劑等多條生産線。作為山東省醫藥産業鏈主企業,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專業領域研發轉型升級所産生的引領帶動作用,帶動配套企業進一步向高向上躍升,積極推動産業鏈上下游優勢互補,助力打造更高層次融鏈固鏈共同體,加快提升醫藥産業鏈整體競爭力。

  當下,越來越多像鳳凰制藥這樣的企業崛起,有力提升了東營市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優勢高新技術産業逐漸成為發展優選項。

  為優化産業結構、深入實施“鏈長制”,東營市出臺八大標誌性産業鏈2025年工作要點,制定18項“鏈長”領銜攻堅任務,謀劃實施總投資3262億元的128個重點項目,新培育省級特色産業集群2個。

  優勢産業方面,堅持固本升級。東營市突出抓好石化産業轉型,東營港PX上下游配套項目申請上報國家,中國中化山東化工原料基地項目加快推進,鴻豐、玖德、亞通等百億級項目加快推進,墾利石化AAS特種樹脂等項目建成投産,與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簽訂合作協議,強化新上化工項目指導服務、評估評價,化工産業增加值增速高於煉化産業5.2個百分點。河口化工産業園擴區申請獲省政府批復,廣饒化工産業園、利華益、齊成入選全省化工産業智慧化改造標杆園區及企業,入選總數居全省第1位。

  新興和未來産業方面,持續培育壯大。東營市推動貴研貴金屬資源循環利用、弘業作物綠色環保製劑等項目竣工投産,新材料、醫藥産業營收保持兩位數增長。海上風電裝備産業園落地項目35個,建設速度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産業,推動合益氣體B10硼酸及三氟化硼氣體等項目投産,瞬捷AR數字車間入選省元宇宙應用“名景”,新打造3個省級低空領域重點産品和典型應用場景。

  數字賦能、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不斷壯大

  在東營市兆鑫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模擬井智慧檢測中心,企業自主研發的封隔器正在進行“全息體檢”。模擬井系統如同“數字醫生”,能夠模擬多種複雜井下工況,包括高溫、高壓等極端條件,並將産品檢測數據實時同步自動生成“診斷報告”,以確保産品品質合格。公司研發工程師仲輝騰介紹:“工具在實際的生産應用中,要求壓力在五十到八十兆帕之間,溫度在120度到150度之間,我們整套模擬系統溫度能達到300度、壓力能到一百四十兆帕,以保證工具出廠符合市場應用需求。”

  作為一家油田井下工具生産加工企業,封隔器等井下工具需要長時間在地下高溫、高壓環境下進行作業,一旦出現品質問題,就會釀成超過産品價值百倍甚至千倍的經濟損失。為此,企業成立研發團隊,每年拿出6%以上的營業收入用於産品研發,先後獲得100余項研究成果和80余項國家專利等知識産權。研發的高溫高壓井下工具系列産品,耐受參數較國際同類産品提升2%以上,打破了海外高溫高壓定制化油田井下工具領域多年的技術壟斷。

  技術創新是企業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的關鍵。東營市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啟動實施科技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著力推動全市科技企業固本、擴量、育強。開展研發“清零”攻堅,組織企業按照“六有”標準完善研發體系,並對172家研發投入超千萬的企業建立研發數據工作臺賬,全市研發投入總量和有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佔比連續三年實現增長。

  東營市加力培育數字産業,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核心産業擴量倍增行動,加快總投資133億元的26個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建設,勝軟跨行業數字賦能平臺項目入選省軟體産業高品質發展重點項目,新培育省首版次高端軟體産品14個,1至5月份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增長20.95%。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標行動,風能原動設備“産業大腦”建成省級示範,新培育23個先進級智慧工廠,2個項目入選省級“工賦百景”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揭榜挂帥試點,勝軟科技試點項目通過省級驗收並獲得獎補資金。實施“人工智能+”行動,5個項目入選省工業領域行業大模型“揭榜挂帥”攻關項目,3個平臺入選省首批優秀工業領域大模型服務平臺。

  堅持實業為本鍛造硬實力,激活“創新基因”積聚新動能。在東營這片熱土,工業經濟發展正書寫更精彩的篇章!(文 商雅雯 牟玉娟)

編輯:李煒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