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經過精心改造的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博物館開啟試運行,立即成為群眾喜愛的文旅打卡地。館內遊人如織,大家循著歷史的足跡,在全新的展廳裏感受著東原大地的歷史變遷。
推開新館大門,巧妙的空間佈局與濃厚的藝術氛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11個專題展廳層層遞進,串聯起東原大地的千載歷史。一樓石刻廳裏,一塊塊歷經風雨的石碑靜靜佇立,斑駁的紋路裏藏著光陰的故事。走上二樓,“東平古代歷史文化陳列”如同一部立體史書,從先秦的炊煙到明清的市井,四個序列展廳清晰勾勒出數千年來的文明軌跡。三樓則聚焦近代風雲與地域風情,靈動的水韻、悠長的文脈在這裡交織。館內設有靈活的臨展廳,多維度展示東平的地域特色。
“這次改造在展廳設計、文物佈局上花了不少心思,想讓大家逛得舒服,看得明白。”東平縣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陳淑鋒介紹,11個展廳各有側重又相互呼應,從古代石刻到近代風情,一步步引導著參觀者讀懂東平的歷史文化。
改造添加了科技元素。觸摸屏上的知識問答成了老少咸宜的互動遊戲,答對了還能解鎖小彩蛋;戴上VR眼鏡,瞬間“穿越”到古代東平的街巷,耳邊仿佛能聽到車馬喧囂;多媒體投影把古老傳説演成了動畫片,孩子們看得眼睛發亮。“博物館太好玩了!能像看動畫片一樣學歷史,還能像打遊戲一樣闖關!”前來參觀的東平縣第四實驗小學袁澤小朋友興奮地説。
如今的東平博物館,已不再是存放文物的“庫房”。陳淑鋒説:“我們想通過這次升級,讓更多人真正走進東平的歷史文化裏。希望大家在這裡不僅能看見過去,更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力量,打心底裏愛上這片土地,讓千年文脈在新時代繼續流淌下去。”(文 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