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月數據看山東外貿的韌性
來源:大眾日報  |  2025-08-18 10:52:13

  出口同比增長6.6%,進口同比增長8.5%,外貿總量實現2.04萬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高於全國3.8個百分點。日前,山東前7個月外貿數據出爐,在全球貿易“風浪四起”的背景下,山東外貿表現出強勁“韌性”。

  “我們公司是全國最早生産單缸柴油機的企業之一,目前,有機體、氣缸蓋等關鍵零部件加工以及各系列柴油機裝配調試等10多條生産線。”位於萊陽的山東華源萊動內燃機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産、設計發動機及零部件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經理王學識介紹,針對當前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公司堅持開展創新研發,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和不同的用戶需求研發定制化産品。今年前7個月,該公司出口柴油機20800台,同比增長15%。出口市場覆蓋東南亞、中亞、東歐、非洲、南美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從當前形勢看,像華源萊一樣通過培育核心競爭力參與國際競爭,正日益成為中國企業嵌入全球製造業價值鏈的主流。以浙江、江蘇為例,前7個月,浙江機電産品出口增長9.7%,佔全省出口總值的46.8%,拉動全省出口增長4.5個百分點。前7個月,江蘇出口機電産品增長9.1%,佔全省出口總值的68.2%。從山東看,青島海關數據顯示,前7個月,山東機電産品出口增長10.7%,增速高於浙江、江蘇,山東機電産品出口占出口總值的48.2%,佔比低於江蘇,顯示山東出口結構雖然與先進省份仍有差距,但出口結構轉型正從“新手村”走向“高級區”。

  山東社科院研究員顧春太表示,作為工業大省,製造業産品出口一直是山東外貿的優勢所在,然而近年來,受中美貿易摩擦以及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影響,全球製造業格局正在發生重構,以勞動力、土地等廉價要素資源為主的製造業正向東盟、墨西哥等市場轉移,在此背景下,山東製造業必須堅定不移開展自主創新,向全球製造業價值鏈的頂端前進。

  當前,國際貿易局勢複雜多變,8月8日,世界貿易組織發佈最新一期貿易預測報告,將2026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預期從4月預測的2.5%下調至1.8%。報告指出,北美地區今明兩年將持續拖累全球貿易增長,歐洲對今年全球貿易增長也將産生輕微負面影響,報告同時提到亞洲經濟體在2025年將繼續成為全球貨物貿易增長的最大引擎。

  開拓新興市場對衝貿易風險已成為全體外貿企業的共識。從全國看,前七個月,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合計進出口13.29萬億元,增長5.5%。從山東看,今年前七個月,山東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31萬億元,增長10.3%,佔64.3%,增速高於全國水準,彰顯山東在開拓新興市場、穩定外貿方面的成效。

  在煙臺,從事天然氣裝備製造的煙臺傑瑞石油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以來加緊開拓中亞市場。“針對中亞地區的環境特點,我們開發了防風沙型機組,配備了‘多級防塵系統’過濾微顆粒,優化了酸性工況的材質,實現了機組在酸性介質下的成功應用。”公司技術研發部總監張岩説。據煙臺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該公司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銷售額同比增長143%。

  山東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山東省聚焦開拓新興市場,深入實施“萬企出海 魯貿全球”國際市場開拓行動,上半年,山東省各級商務部門已組織6100余家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200余場,累計舉辦32場精準採購對接活動,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今年前7個月,公司智慧製造與集成業務出口報關金額超過5億元,同比增長770%,目前,訂單已排到了明年4月份。”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廣智表示,在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公司研發的自動化生産線可以壓縮産品生産時間60%,降低生産成本35%。這一成果既讓出口産品更具價格競爭力,也提升了國內市場的供給效率。

  作為市場活力的“晴雨錶”,民營企業的活躍度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一個地區市場經濟發展的水準。從全國看,前七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7.4%,佔我國外貿總值的57.1%,比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從山東看,前七個月山東省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8.5%,佔全省外貿比重的75.9%,佔比提升0.9個百分點,山東民營企業增速和佔比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顯示出山東外貿主體活力的增強。

  “民營經濟出口快速增長並不是最近幾個月的新情況,也不是部分區域的新現象。”顧春太認為,山東民營企業出口增長是國際産業結構調整、內部政策驅動和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特別是在內部政策方面,今年以來,國家和山東省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加強金融支持等措施,直接降低民營企業運營成本,對促進民營企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眾日報記者 孫源澤)

編輯:李煒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