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2018年9月7日,位於西安高新區都市之門的高新區科技展覽館門前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參觀者。他們是來自西安市灞橋區等8個區縣的200名鄉村教師組成的參觀團,開啟了西安市2018年教師節慶祝活動——“百名鄉村教師看我大西安發展”之旅。
百名鄉村教師“看我大西安發展”之旅活動現場
在西安交通大學,老師們通過參觀西遷歷史紀念館和博物館,深切感受到了百年名校的歷史文化魅力。當天下午,老師們走進西安浐灞第一中學,這是陜西省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智力援藏決策的公辦義務教育學校,200名老師與浐灞第一中學的師生進行了交流與互動,共慶第34個教師節。同時,還參觀了位於浐灞生態區的西安世博園,並觀看了《駝鈴傳奇》大型實景劇,近距離體驗了西安城市的生態環境及文化內涵。西安市教育局還為參加活動的教師代表現場派發了教師節大禮包。
“百名鄉村教師看我大西安發展”之旅活動現場
長期以來,西安市廣大農村地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用奉獻堅守著不忘初心的職業夢想,用仁愛之心、甘為人梯的精神品格教會鄉村孩子們崇善尚德,用知識和智慧點亮每個學生的美好未來,培養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為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智力支撐。2018年,為了契合中國第34個教師節慶祝活動的主題——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教育、深切關愛鄉村老師,通過組織這項活動,努力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關注支持鄉村教育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來自西安市臨潼區土橋初級中學的教師張紅紅是首屆“馬雲鄉村教師獎”獲得者,當走下車看到藍天白雲下的都市之門,他興奮地説:“西安高新區我還是第一次來,我們很多女同事,為了今天的參觀還專門買了新衣服。”老師們紛紛掏出手機拍照、拍攝視頻,張紅紅老師一邊拍照,一邊讚嘆:“高新區不僅是高樓林立,街道寬闊,還有國慶60週年慶典使用的無人機、新能源汽車、單晶爐等,太震撼了,高科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離我這麼近,回去後要製作幻燈片讓我的學生們也增長見識,共同感受大西安的發展,作為西安人,我為大西安的發展感到自豪。”
來自西安市藍田縣厚鎮初級中學的老師周碧波在和同行交流時説:“昨天聽説要參觀高新區,還一直納悶,我們是搞教育的,為什麼要來高新區參觀?剛才走進來,我有點想明白了。未來是什麼,是拼科技。我們是堅守在科研人員培育第一線的老師,而高新區代表著大西安前進的力量、高新科技發展的新模式。我們作為培育未來科研人員、培養未來建設者的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作為普通的鄉村教師,我親身感受到大西安的崛起,為我大西安驕傲!”
西安交通大學西遷紀念館展現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交大人從上海來到西安紮根西部、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的拼搏歷程,通過參觀,老師們深入了解了交大西遷的先輩們“無私奉獻、艱苦奮鬥、開拓創業、無怨無悔”的如歌歲月,並紛紛表示要堅守教育沃土,深植育人情懷。
“百名鄉村教師看我大西安發展”之旅得到了200位老師的一致讚譽。他們説,這次活動既感受到了大西安的科技與經濟進步,也對大西安的自然環境、人文藝術有了嶄新的認識。來自西安市長安區王莽街道清水頭小學的語文老師汪萌説:“西安市教育局組織的這個活動,讓我們開闊了眼界,打開了格局,讓鄉村老師們切身體會並感受到了大西安的建設發展成果,這個教師節過很特別,比物質上的獎勵更具意義,特別是對大家之後的本職工作也會有更大的促進和幫助。”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張瑞全程出席了活動。他在致辭時向廣大農村教師提出四點希望:一是理想堅定,信念執著,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而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二是淡泊名利,敬業奉獻,執著桃李滿園,塑造靈魂,全心呵護學生健康成長;三是專攻術業,誨人不倦,以紮實的學識不斷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和自身的專業成長;四是上善若水,心存大愛,以仁愛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學生、家長、社會的尊重。
西安市教育局相關業務處室以及西安市灞橋區教育局、浐灞生態區社會事業局負責同志陪同參加了活動。(供稿 文/圖 西安市教育局 編輯 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