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國際 深化交融 共創交通運輸行業美好未來
來源:中國日報網  |  2020-09-15 12:05:30

  9月 12日,長安大學與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共建尼日利亞交通大學、與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長安都柏林國際交通學院、未來交通學院揭牌儀式在長安大學北校區會議中心報告廳舉行。

  這是長安大學面向未來、放眼全球、全面佈局交通運輸學科發展,推進校企合作和國際合作辦學方面的又一重要舉措,旨在深入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著力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水準。

  陜西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秘書長袁寧,陜西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萬振江,陜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二級巡視員姬文魁,愛爾蘭都柏林大學駐中國辦事處處長、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全球中心總監趙嘉文,中國土木工程集團、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中國公路工程諮詢集團、中國交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等企業負責人,長安大學黨委書記陳峰、校長沙愛民出席活動。簽約和揭牌儀式由長安大學副校長賀拴海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秘書長袁寧表示,長安大學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陜西“三個經濟”建設,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和國際交流。希望學校以此次簽約和揭牌為契機,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校企合作和國際交流,聯合開展重大項目科技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複合型科技創新人才,為國家和陜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放眼國際 深化交融 共創交通運輸行業美好未來

  陳峰在講話中表示,兩場校企合作簽約和兩個辦學機構揭牌是學校主動適應建設“交通強國”國家戰略和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抉擇,是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舉措。就四個“雙一流”建設項目的有效落實和高品質推進,陳峰提出要立足中國大地、搶佔國際交通教育制高點,深化校企合作、解決行業人才和科技需求,明確奮鬥目標、突出高品質發展,聚焦人才培養、打造科教高地,強化國際合作、引領世界潮流,為引領全球交通前沿科技創新、推動國家繁榮發展、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放眼國際 深化交融 共創交通運輸行業美好未來

  沙愛民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九大將建設“交通強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新時代交通高等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以上項目的開展是學校全面佈局交通運輸學科發展、深度推進國際化辦學的重大舉措,相信交通運輸學科的發展必將形成現代模式、國際模式、未來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局面,大大提升學校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為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科技支持。

放眼國際 深化交融 共創交通運輸行業美好未來

  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社忠,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院長、黨委副書記董勇,都柏林大學代表等先後致辭,希望通過以上項目的合作,開啟校企合作、交通運輸拔尖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辦學的新篇章。

放眼國際 深化交融 共創交通運輸行業美好未來

與中國土木工程集團簽訂合作建設運營尼日利亞交通大學協議書

放眼國際 深化交融 共創交通運輸行業美好未來

為長安都柏林國際交通學院揭牌

放眼國際 深化交融 共創交通運輸行業美好未來

為未來交通學院揭牌

  據悉,長安大學與中土集團共建尼日利亞交通大學,是雙方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加快中國教育和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以校企合作模式聯合培養高級屬地複合型人才的重要舉措,該大學建成後將成為非洲第一所交通大學,致力於為尼日利亞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培養專業技術及管理人才。

  根據長安大學與中鐵一勘院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人才培養、科研項目合作、共建産學研聯合體、市場開發合作等方面進行廣泛交流合作,特別是在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共同發力,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

  長安都柏林國際交通學院於今年獲教育部批准設立,旨在為學生提供共享中愛兩國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培養在交通運輸工程領域具有廣闊國際視野、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全球勝任力的複合型、創新型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學院下設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交通運輸、車輛工程三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採用“4+0”雙學籍、雙學位培養模式。學生入學後同時在兩校註冊學籍,達到畢業要求的學生將獲得長安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以及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學士學位證書,使國內學生實現“不出國也可留學”的夢想。

  未來交通學院聚焦交通領域的革命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拔尖人才培養需求,依託學校優勢主幹學科和專業資源,著力培養具有寬廣國際視野、跨文化溝通能力、多學科知識儲備、卓越領導能力以及創新實踐能力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務教育強國和交通強國建設,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升級。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