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打造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助力追趕超越
來源:陜西日報  |  2020-09-28 09:16:07

  開欄語

  “十三五”期間,陜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實現,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即日起,本報開設《“十三五” 我們這樣走過》專欄,全方位展示“十三五”期間陜西各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9月25日,從廣州直飛安康的CZ5269次航班準時抵達,標誌著安康富強機場通航,陜西再添一座支線機場。

  9月22日,延安(姚店)至子長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結束了子長市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交通保障。

  9月3日,西銀高鐵陜西段聯調聯試啟動,為年底通車做足準備。

  ……

  陜西的綜合交通網絡越織越密。

  陜西地處中國地理版圖的幾何中心,承東啟西,連接南北。6個國家“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17條“71118”國家高速公路、4個“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經過陜西,西安成為全國12個最高等級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八大鐵路樞紐。

  交通是發展的先行官,它發揮著基礎性、服務性、引領性和戰略性作用。“十三五”期間,陜西搶抓機遇,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米”字形高鐵網和高速公路網,著力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陜西經濟高品質發展築牢基礎。

  截至目前,陜西建成能通行汽車的公路總里程達17.71萬公里,實現100%鄉鎮、100%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

  在高速公路方面,陜西相繼建成黃陵至延安、漢中至坪坎、吳起至定邊、柞水至山陽、綏德至延川、平利至鎮坪等高速公路,打通了25個出省大通道,有4條高速通道連通陜南、2條高速通道連接陜北。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突破6000公里,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

  在鐵路建設方面,東西方向的陜西高鐵大動脈已打通;東北、西南方向,西安到太原、西安到成都的高鐵也已暢通;西北方向,西安到銀川高鐵陜西段已啟動聯調聯試;東南方向,西安至湖北十堰的高鐵正有序推進。全省鐵路營業里程約5300公里,高速鐵路達到856公里,關中城際鐵路網和“兩縱五橫三樞紐”骨架網基本形成。中歐班列長安號也加速馳騁,向西已開通西安至中亞、歐洲15條線路,覆蓋“一帶一路”沿線45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幹方式。

  陜西民航“一主四輔”機場佈局已經形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國第七位,國際(地區)航線達到88條。在全球最佳機場排名中,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從100多位躍升至40位,並成為全球最準點的大型機場。

  陜西已實現全省三大區域間的當日往返,形成了國內主要城市間的“一日交通圈”,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道路通,百業興。交通運輸已經成為陜西發展的最大亮點之一。以交通樞紐為切入點,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是陜西的競爭新優勢。

  對於這點,西安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劉鈺有切身感受。“快遞物流企業對交通的依賴性非常大。近幾年,陜西交通網絡建設對我們的業務拓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劉鈺説,“尤其是通村公路建設,為我們解決了快遞下鄉和農特産品上行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動車、高鐵線路增多,為我們節省了成本,縮短了運輸時間。”

  2019年,該公司圍繞陜西的櫻桃、茶葉、冬棗等農特産品,聯合農戶,打造了7個銷售額超千萬元的項目和14個銷售額超百萬元的項目,總計收入超2億元,累計為農民增收超20億元。

  今年,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首次開行西安至榆林3對時速16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該公司西安至榆林的貨物運輸時間,由一天縮短至半天。“對我們來説,速度就是效益。交通越便捷,運輸速度越快。”劉鈺説。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陜西鐵路累計發送貨物同比增長20.9%,增幅位列全國第二。

  同樣,近幾年,西部機場集團航空物流公司國際貨運業務吞吐量也實現快速增長,年均同比增速超過20%。“西安有運輸成本優勢。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很多商貿企業會優先選擇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作為貨物進出港集散地。”西部機場集團航空物流公司國際保障部業務主管劉葉告訴記者。

  現代綜合交通網絡日益完善,不僅打通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動脈,更有效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充分涌流。(記者 楊曉梅)

編輯:王菲
“‘雲上解碼幸福中國’——外媒記者雲參訪”系列活動之西安國際推介日_fororder_871c824428f68095bda481ffe3c6a9e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