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濱的綠色堅守
來源:央廣網  |  2020-10-28 09:54:39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陜投集團正元環保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燃煤電廠固廢全部深加工處理、高檔次利用,幫企業解難,為政府分憂,走出了一條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環保優先、清潔生産的綠色發展之路,以“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擔當,書寫了建設生態陜西的生動實踐。

  “逼”出來的新産業

渭水之濱的綠色堅守

  2013年儲灰場舊貌 

  2019年儲灰場新貌

  火電廠發電需要煤,煤炭燃燒會産生大量灰渣。長期以來,傳統處置方式是將灰渣簡單堆放,不但佔用土地,而且帶來嚴重環境污染。2015年底前,渭河發電有限公司儲灰場佔地2200余畝,多年累積的歷史存灰在渭河北岸形成一座高高的灰山,像顆惹眼的“傷疤”與迅速擴張的城市發展格格不入。

  正元環保副總經理馬全章告訴記者:“其實我們一直在處理,但過去受技術等原因所限,新産生的只能一部分處理,在原來基礎上不斷增加,長年累月堆積仍積攢了800多萬方。”96年前後,正元環保就面臨著為與日俱增的電廠灰渣尋找出路。

  “這個産業起初純粹是逼出來的”“沒有啥辦法,修路寧願用黃土做基礎,都不用粉煤灰。當時純粹當作垃圾,電廠請人拉走還要每方付4塊錢費用。”“先做磚廠,但摻量和市場都不大,産生不了效益,連員工都養不住。”“每年春秋季,一颳風,細灰到處飄散,周邊村民年年上訪,經常堵路堵門要求解決污染,讓政府和電廠都很頭疼。”

  萬事開頭難。正元環保通過借鑒國內外經驗,在廣泛市場調研基礎上,與相關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技術研發,逐步摸清了粉煤灰特點和技術特性,也充分認識到其所蘊藏的價值。1997年,公司通過分級,將渭河電廠4#鍋爐電除塵器三四電場收集的細灰裝車銷售,邁出了粉煤灰市場化開發、資源化利用的第一步。

  “闖”出來的新市場

渭水之濱的綠色堅守

  超細粉煤灰磨機

  “那時候沒市場,交通不發達,為了賣出第一車粉煤灰,現在的董事長任思謙帶著我們幾個人,提著二三十公斤的灰樣,倒幾趟公交,去建材院做試驗,去混凝土攪拌站挨個推廣。”

  “坐著公交在西安城裏到處跑,看哪有坑,哪挖地基,我們就下車往哪跑。”

  “客戶不敢用,一趟不行,我們就天天想辦法磨著客戶嘗試。”

  “有次覺得腳底疼,一看,鞋底不知啥時候都開了,腳上只挂個鞋面和鞋幫。”

  憑著一股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輸的信念,終於慢慢打開了市場。

  1999年起,正元環保相繼建成原灰處理能力15T/H和25T/H粉煤灰風選系統、3000噸存量袋裝灰基地、50萬塊粉煤灰空心磚廠、年10萬噸特種水泥廠等項目,在粉煤灰應用、製品加工和市場探索方面持續不斷地進行探索。

  2000年開始,正元環保以前瞻性眼光認識到生態環保的重要性。一方面,對原灰場堆灰碾壓、覆土、綠化治理,累計栽植各類苗木90余個品種37萬棵,種植草坪上百萬平方米,有效遏制了春秋季節揚塵污染;另一方面,投入鉅額資金加強設備系統改造,安裝除塵設備,建設防風抑塵網,密封外漏設備管線,消除生産過程中的“跑、冒、滴、漏”污染現象。

  2006年初,正元環保“渭電之旅”旅遊項目被授予全國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當時,全國電力系統內達到國家驗收標準並申報成功的僅有兩家,公司便是其一。

  夢想一旦滋生便長出美麗的翅膀。粉煤灰銷售與儲灰場旅遊開發相結合,正元環保走出了“以灰養灰”、自負盈虧、多元化發展的新路子。

  2015年底,通過連續三年多的努力,正元環保在省內各電廠中率先完成歷史存灰全部清銷,一次性向政府交付灰場土地2280余畝。過去儲灰場“晴天一身灰,雨天灰加泥”的景象一去不復返,雄偉的正陽大橋和壯麗的渭河濕地公園交相輝映,成為西鹹新區秦漢新城靚麗的一道風景。

  “挖”出來的新潛能

  密封式輸送管道

  讓資源充分發揮價值,使更多的粉煤灰得到最大化利用,正元環保開展工業固廢處理的初心從未改變。“混凝土最怕的是蓄水量,蓄水量越高加的水泥越多,産生的水化熱越大,這樣混凝土就容易出問題,成本也高。”

  2016年,正元環保研製的超細粉産品正式投放市場,徹底解決了水泥摻量高、水化熱高帶來的混凝土強度不夠、易開裂等技術難題。

  新的産品工藝、技術和加工生産線,不僅將新産生粉煤灰100%全部高檔次利用,一舉實現電廠真正意義上的固廢“零堆放”,而且建成10萬噸儲灰庫和1.2公里長的全密閉式輸灰管線,為行業清潔生産樹立了標杆。

  西安高科新達混凝土公司實驗中心主任周傑評價説:“正元超細粉煤灰産品,可以大摻量替代水泥用量,使混凝土具有優良的工作性能、力學性能、耐久性能及經濟性能,廣泛用於西安地鐵建設。”

  “西安北郊液化氣工程技術要求特別高,經過大量試驗,我們最終選擇超細粉煤灰作為混凝土摻合料,品質性能十分穩定。”陜西明旭混凝土有限公司化驗室總工程師歸養軍同樣給予高度認可。

  據悉,正元環保超細粉煤灰産品,目前全國還沒有類似生産廠家。最近,他們已經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嚇一跳”的環保賬

  創新拓寬思維,技術引領發展,綠色發展的夢想在渭水之濱徐徐綻放。

  面對粉煤灰渣和脫硫石膏處置的棘手難題,從簡單堆放到旅遊開發,從粗加工到高科技利用,從粗放生産到無塵化清潔生産,正元環保讓電廠工業固廢變成了市場上供不應求的“香餑餑”。

  96年至今,正元環保累計處理電廠各類粉煤灰、渣2200余萬噸,處理脫硫石膏約210多萬噸,不僅為省內5家合作電廠的安全生産提供了保障,而且因此節約或減少水泥生産超過1000萬噸,減少天然石灰石開採1400余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0萬噸,有效促進了區域環境面貌改善。

  “我們的目標是將電廠固廢‘吃幹榨凈’全部消化,打造環保效益、社會效益和諧共贏的典範。下一步,會複製在渭電基地的經驗,爭取讓公司産品和技術在更大範圍的輻射應用。”正元環保董事長兼總經理任思謙信心滿滿告訴記者。

  在創新中堅守,在奮進中前行,正元環保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一群有夢想的執著者,以服務企業、造福社會、建設生態陜西的擔當和責任,書寫了綠色陜西的美麗畫卷,向社會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鎖錚錚 韋金平)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