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西高鐵填補我國高鐵建設技術多項空白
來源:陜西日報  |  2020-12-23 09:20:20

  銀西高鐵開通在即。屆時,從西安乘火車到銀川的時間將縮短11個小時。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首條串聯陜甘寧革命老區和穿越黃土高原地帶的高速鐵路,銀西高鐵的多項技術創新,填補了我國高鐵建設技術的多項空白。

  “銀西高鐵是我國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長的有砟高速鐵路。有砟軌道具有地形地質條件適應性好、投資少、建設速度快、行車速度調整空間大等優點。”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銀西高鐵設計總工程師馬文輝説。

  據介紹,銀西高鐵設計速度為250km/h,預留有進一步提速基礎的條件。咸陽北站至永壽西站區段設置的300km/h新型有砟軌道結構試驗段,是國內第一條長大區間高速有砟軌道試驗段。

  銀西高鐵填補了我國運營速度250km/h、預留進一步提速350km/h條件的高速有砟軌道空白。相關技術參數和應用經驗的積累,將彌補我國高速鐵路軌道工程設計、建造及運營維護的發展短板,進一步完善我國高速鐵路有砟軌道技術,對我國高速鐵路保持世界領先水準具有重要意義。

  由於銀西高鐵全線貫穿渭河高階地及渭北黃土垣區、陜北黃土梁峁溝壑區、黃土臺垣區、環江寬谷區、沙漠及半沙漠區及黃河沖積平原區,橋梁和隧道建設中有大量高墩大跨橋梁、大斷面特長黃土隧道、風沙路基、濕陷性黃土等困難工程,施工難度超出想像。

  咸陽渭河特大橋,是銀西高鐵全線唯一一座四線橋,也是國內首座應用大跨度鋼斜撐加勁簡支箱梁的鐵路橋梁。因橋梁體量龐大,結構複雜、技術標準要求極高,建設時施工點多達30多個,每日施工人員達2700人以上,投入孔樁鑽機68台,平均月供砼5.6萬立方米。

  同時,受城際鐵路接軌方案的影響,原本3年工期須縮短至13個月,其間還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河道汛期等因素影響。“我們反復研究方案,現場盯控包保,指導參建單位全力攻堅,最終在今年4月6日完成主體工程,提前了6天。”西成客專陜西公司工程管理部橋梁主管工程師張煦寧説。

  “為統籌利用河道資源並與城際鐵路互聯互通,我們在跨越渭河主河道時採用17孔60米單箱雙室鋼斜撐加勁簡支箱梁施工工藝,實現了跨渭河段與關中城際鐵路一次建成。”設計師許雲生説。

  漠谷河2號特大橋位於陜西省咸陽市乾縣境內,全長1605.22米,是銀西高鐵全線跨度最大、墩高最高的橋梁,是銀西高鐵陜西段重點控制性工程。漠谷河2號特大橋在有砟高鐵簡支箱樑上應用了“幹拼法”工藝,為國內首次。

  “全橋預製節段共195個,梁端部節段長2.75米,中部標準節段長4.6米,整孔共13個節段,12個接縫。‘幹拼法’使用的造橋機輕巧、梁跨相容性強,梁體架設後線形美觀。同時相比濕接縫拼接法,該工法施工速度更快,能節約施工成本。”漠谷河2號特大橋設計師張鵬舉説。

  2019年11月9日,漠谷河2號特大橋順利合龍,為銀西高鐵開通奠定了基礎。

  作為銀西高鐵全線最長的隧道,彬縣隧道建設也創造了砂質富水弱成岩隧道月進尺130米的全國紀錄。

  彬縣隧道全長14251.32米,穿越黃土梁垣溝壑區,黃土、流砂、弱成岩等不良地質及富水等不利因素交叉存在。其中,富水地段超過10公里,最大流量達170立方米每小時,相當於一個10道標準泳池的水量從隧道中涌出,被施工人員稱為“水簾洞”。而且,隧道部分地段地層沉積時間短,岩體在爆破後變成了碎散的泥沙,穩定性極差。

  “針對這些施工難題,我們採用‘掘進機開挖成洞’工藝,減少對圍岩的擾動,採用雙棧橋施工法、雙濕噴機械手等工法,有效解決了隧道富水、弱成岩、流砂等施工難題。”西成客專陜西公司工程管理部隧道主管高級工程師李喜鋒説。

  2019年12月28日,彬縣隧道順利貫通,為我國西北地區隧道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記者 田若楠 楊曉梅)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