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境好 到好環境 ——西安歐亞學院的環境育人之路
來源:中國教育報  |  2021-01-05 17:07:55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好的環境會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培育真善美,會讓身處其中的人産生精神的愉悅和共鳴。環境育人,潤物無聲。好的社會化環境不會憑空産生,堅定的信念締造先進的文化,先進的文化營造好的環境,好的環境塑造不斷自我完善的人。西安歐亞學院的校園環境建設,就是要賦予校園裏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以鮮活的思想,要能與受教育者進行有益的心靈對話和情感交流,要讓學生體驗什麼是美好、什麼是精緻,以及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應該如何詩意地棲居。

  從機會,到戰略

  英特爾公司前董事長兼CEO安德魯·格魯夫(Andrew S.Grove)在他的著作《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中有一個著名的“死亡之谷”(Valley of death)的比喻:在兩座煙霧瀰漫的山頭間,企業就像是必須同時攀登兩座山巔的登山客。已經成功的企業,熟悉了一座山頭,但卻必須向另一座山頭奔去,途中指標未明、新山巔若隱若現,多久能到、如何能到皆無人能知。此時,登山隊伍往往就在雙峰間的山谷出現激烈爭執,有人要留守安逸與熟悉的舊地,有人偏要冒險向前,結果隊伍分崩離析,最終命喪死亡之谷。格魯夫指出,穿越戰略轉捩點為人們設下的死亡之谷,是一個企業必須經歷的磨難。企業要想掙脫死亡之谷,關鍵在於領導者。領導者必須堅定信念,不流露一絲猶豫和懷疑,才能凝聚團隊士氣,雖然他的恐懼通常是最多的。對於企業轉型變革,再沒有比格魯夫的這個比喻更形象和生動的了。在過去的25年裏,西安歐亞學院在胡建波的帶領下完整地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西安歐亞學院創辦初期,胡建波按西安民辦高校的傳統套路推進擴張,辦貸款、租場地、招學生、聘老師。1999年,西安歐亞學院在校生增長到近7000人;2000年,升格為民辦專科院校後,西安歐亞學院當年就招收了近6000名學生,在校生約11000人,躋身“中國十大萬人民辦高校”;2005年,升格為民辦本科院校後,西安歐亞學院在校生很快突破20000人。

  胡建波並不滿足於此,他希望打造出全國規模較大的民辦高校。在朋友的引薦下,他來到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習,兩年的學習帶來了辦學思想的徹底改變:國際水準的辦學模式讓他對“什麼是好的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管理學知識的系統學習讓他擁有了企業科學經營所需的管理思維;同時,他的價值觀也發生了改變,對辦學的終極目標有了重新思考。

  “在中歐的學習讓我了解到,歐亞學院的高速擴張是因為短缺的市場供應造成的,並非我自己有多大本事,這一點非常重要。”胡建波説。當時,在中歐佈置的一項市場分析作業中,他建立了一個預測模型,對中國高等教育市場作了一次較為深入的推算與分析,發現中國高考人數將在2008年達到高峰,此後將一路下滑,2018年前後將跌至低點。這意味著在未來十幾年,本科院校的招生壓力也將逐年增大,甚至遭遇生存危機,而民辦本科院校則將首當其衝地受到影響。因此,在公辦院校居強勢地位的本科教育層次,西安歐亞學院如果無法辦出特色,未來必將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然而,當時西安歐亞學院各個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正是全面借鑒公辦院校的辦學思路制定出來的。由於民辦院校與公辦院校誕生於完全不同的生存土壤,在發展基礎、資源條件、師資隊伍、生源品質、組織能力、歷史積累等各個層面都不可同日而語,如果只是簡單複製公辦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意味著西安歐亞學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處於亦步亦趨的跟隨狀態,這是胡建波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於是,他開始不斷探索,持續引進外部專家與諮詢機構提供建設性的發展建議。當時,以晉陞本科院校為標誌,西安歐亞學院已經完成了前十年的創業生存、基本建設和規模擴張,後續發展面臨三大機會和道路選擇:一是走異地連鎖辦學之路,持續擴大辦學規模;二是走公辦高校的辦學之路,做好學科體系建設,持續提升辦學層次;三是走創新辦學之路,向國際標杆看齊,辦成一所國際化、創新型的大學。經過中歐學習的啟發和未來市場預判,胡建波傾向於選擇第三條道路,但也不完全確定這個選擇就是正確的,具體路徑也不夠清楚。經過兩三年時間的摸索和碰撞,在2008年底,西安歐亞學院提出了一個十年發展目標,並最終修訂為指引學校發展的“四四二”戰略,邁出了學校十年戰略轉型和組織變革的第一步,從“以學校發展為本”全面轉向“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國際化、應用型、新體驗”為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學改革也由此全面拉開序幕。

  在2008—2018年的轉型過程中,西安歐亞學院堅定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和校園生活品質。全校以“四四二”十年戰略目標為統領,構建了包含“品質、經營、聲望、組織建設與管理體制、信息化建設”五大主題的戰略管理體系。西安歐亞學院面向社會需求和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目標,調整學科專業佈局,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重構課程體系,全面推行學生社區化改革,融合通識與專業教育,培養“重品格、會思考、善溝通,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保障教學改革和品質發展,西安歐亞學院還實施了“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力提升計劃”“彩虹師資隊伍發展規劃”“刀刃管理會計計劃”“産學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波多裏奇品質保障體系”等十余項創新舉措與專項改革計劃,針對性地解決了戰略轉型中體制機制約束、領導力不匹配、師資隊伍薄弱、財務資源約束、企業合作意願不高、評價標準單一等關鍵問題,形成了具有歐亞特色的內部治理模式。

  縱觀西安歐亞學院的發展歷程,第一個十年(1995—2005)完全處於野蠻生長階段,馬不停蹄、狂奔突進,迅速成為全國十大萬人民辦高校之一,並成功爭取到千畝校園和本專科招生資格。雖然和眾多同業一樣缺乏辦學理念,為了發展而發展,但也抓住了國家高校大擴招的重大機遇,併為未來發展創造出了基礎條件。可以將之定義為機會驅動的粗放式發展階段。此後3年(2006—2008),西安歐亞學院既主動又被動地進入轉型的過渡和準備期,試圖探索未來新的發展方向。自2009年開始,西安歐亞學院進入到“四四二”發展戰略的關鍵期,主動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社會需求,構建起內涵豐富的戰略管理體系,將外部壓力成功轉化為內生動力,將過去十多年自然形成的辦學模式徹底打破,通過全校全體系全團隊的系統重構,打造出獨特的歐亞辦學模式,並成功贏得相關利益方的廣泛讚譽,這是西安歐亞學院逐漸找到自己並有意識地塑造自己的十年,也是真正為學校百年大計奠定堅實基礎的十年。

  經過這十年的鍛造,西安歐亞學院從機會驅動型組織成功邁向了戰略驅動型組織,形成了幽雅現代的獨立校園、穩定的辦學規模、以本科教育為主的辦學層次,並且牢固樹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為後續探尋更高遠的使命和高品質發展目標奠定了良好條件,營造了堅實的辦學環境和事業發展環境。

  從戰略,到使命

  在戰略引導和驅動的十年變革階段,教學改革、團隊建設、績效考核等科學管理要素在西安歐亞學院都是特別重要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這個變革的過程同時也是整個組織的自我意識得以喚醒、價值觀逐漸生長、從文化啟蒙逐步走向文化自覺的過程。

  2015年,西安歐亞學院在20週年校慶的時候,確定“和而不同”為校訓,這是歐亞學院探索大學文化自覺的一個關鍵里程碑。“和而不同”是在古代思想家的教諭中延伸出西安歐亞學院的教育理念與行為的核心價值,意為統一中的多樣性。“和”表示作為一個具有使命的教育實體,在教育中所堅守的更高目標,達到至善、至真、至用的全人教育,使教育成為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重要基石,這是一種更高的“統一”。“不同”含義為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作為教育實體在實現教育的更高目標下建構自身的教育特質,走出自己的“歐亞教育之路”。

  在推進教育改革和學校發展的過程中,胡建波最為欣慰的有兩點:第一是基本建成以國際化辦學理念為底色的西安美麗大學校園,第二是成功打造出一支價值觀完全一致的中高層新軍。這支隊伍經過十年變革歷練已經日臻成熟,更重要的是他們依然年輕,足以支撐西安歐亞學院未來較長時間的大發展,至少在管理人才儲備上有了基本盤做保障。然而,西安歐亞學院要想真正實現“成為中國更受尊重的私立大學”的宏大願景,達成創辦百年名校的偉大夢想,僅僅依靠管理層遠遠不夠,還要求全校每一名教職工都必須擁有共同價值觀,共同朝著同一個目標去努力;每一名教職工都必鬚髮自內心地熱愛教育事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並影響到每一名學生。

  2018年,西安歐亞學院十年戰略轉型期即將結束,胡建波帶領中高層領導團隊再次開展多場討論和集體學習,形成了很多新的認識。放眼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轉型和深刻變革,高等教育快速發展並很快將從大眾化階段邁入普及化階段,全社會對於教育的需求日益變得多元而理性。黨和國家大力支持教育改革發展,突破瓶頸,高等教育事業也相應進入了變革創新的新時代,所有高校面臨的歷史性任務,是促進高等教育的多樣性、高品質以及各學校的特色發展。大多數民辦高校也都開始追求內涵和品質,已經出現了研究型、國際化、文理學院、應用型、綜合型等多元化辦學方向。面向未來,西安歐亞學院如何在這樣的歷史潮流中扮演自己的角色?英國教育家E·阿什比(Erie Ashby)有一句名言:“任何類型的大學都是遺傳與環境的産物,它像動物和植物一樣地向前進化。”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是我國大學教育的辦學土壤和基本環境。在這樣的土壤和環境中,一所民辦大學如何辦學和生長,如何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則要憑辦學者內心的價值觀,想成為什麼樣子,想做什麼事情。西安歐亞學院的終極目標,就是辦成一所屹立百年的好大學。經過討論,西安歐亞學院在辦學的頂層設計層面明確,學校遵循國家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既尊重和面對我們所處的文化社會環境、具體的産業發展環境和自身資源條件環境,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國際化發展、教育創新、品質建設等方面勇於探索,大膽變革。

  2018年7月,胡建波在西安歐亞學院年中會議上作了《未來十年,價值觀辦學》的講話,為學校未來新十年的發展定下了基調。對於究竟什麼是價值觀辦學,胡建波詳細作了解讀:

  在高等教育領域,大家都在追求既做大也做好,但西安歐亞學院在十多年前就放棄了做大的想法,不做大是為了能夠做好,這才有了歐亞現在的樣子。對於“做好”,我最初的理解也是選拔更優秀的學生,從三本升為一本,從本科教育到本碩博教育,擁有更高學歷的師資,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獲得更充裕的辦學經費,以及贏得更好的院校排名……對於高等院校而言,這些似乎天經地義就是“做好”的內涵。今年,我突然想明白了,歐亞不需要這樣的“做好”,教育的幸福就在身邊,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那些未來不變的事情。對於教育而言,不變的事情是——讓教師愛上教育,有教育的情懷、能力和定力;讓學生按照他們本來的樣子去成長,不需要太多學費就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讓就業單位喜歡歐亞的畢業生,並對他們有高度評價。

  價值觀辦學的本質還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只不過過去十年西安歐亞學院是在戰略驅動、組織重塑和制度建設等科學管理要素的推動下實現自己的辦學理念。隨著科學管理要素日臻飽滿,西安歐亞學院急需全新內生動力繼續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在學校落地生根,同時真正能夠枝繁葉茂。因此,西安歐亞學院未來十年將在使命驅動、願景引領和價值觀建設等文化管理要素的推動下,全面走向高品質和內涵發展,並繼續在整個民辦高等教育行業發揮引領作用。

  價值觀辦學,既是西安歐亞學院基於對教育未來發展趨勢和教育內涵的理解所作出的一種價值判斷和戰略選擇,更是對未來教育的一種終極追求和堅定信念。正因如此,價值觀辦學是西安歐亞學院環境育人的根本思想。它的本質是,明確學校自身的定位,發現教育的美,感受教育的幸福,關注“未來不變的事情”。這是一個追求卓越的大學組織在宏大願景召喚下,經過不同發展階段的探索和積累,實現了從戰略驅動到使命驅動的轉變升級,價值觀也將逐漸融入組織的各個“神經末梢”並高效內化為全體員工的積極和自覺行為,西安歐亞學院的百年基業至此才能真正擁有堅如磐石般的發展根基。正如約翰·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所説:“一個人的夢想只是夢想,一群人的夢想就能成真。”

  從環境好,到好環境

  1999年,全國高校開始擴招,伴隨擴招同步啟動的就是各個大學的新校區建設。經過一波土地購置工作,西安歐亞學院佔地面積達到近千畝,校園用地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有了土地就要開始規劃建設新校園,面對千畝土地,胡建波開始涌現出更高層面的追求,希望能以高起點規劃設計校園,建百年名校。非常偶然的是,胡建波有一次在電視裏看到浙江萬里學院建設的新校園,讓他感覺眼前一亮,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那種風格的大學校園。他立即讓工作人員開始聯繫浙江萬里學院的校園規劃設計方——寧波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幫助西安歐亞學院規劃設計新校園。在校園設計完成並建造出幾棟教學樓之後,胡建波發現整體效果和浙江萬里學院非常相像,南方較為多見的紅磚建築首次在西安的大學校園中出現。現在回頭看開始建成的那幾棟教學樓,並不是很實用,窗戶特別多,比較適合南方校園,西北地區冬天非常冷,當時還沒有給每棟樓加裝空調的條件,所以體驗不夠好。但無論如何,紅磚建築當時在西安高校中極其新潮,令人耳目一新,和其他院校非常不一樣,這正是胡建波想要的效果。在此過程中,西安歐亞學院的北區聯體教學樓、西區10棟學生公寓樓和餐飲大廈等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

  2003年,正式納入國家統招序列成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院校之後,西安歐亞學院開始籌建圖書館。圖書館對於一所大學而言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往往是一所大學精神氣質的集中體現,因此胡建波下定決心要建出一棟“定海神針”式的地標建築。經過仔細篩選,西安歐亞學院最終選定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關肇鄴教授及其團隊作為設計方。在關肇鄴教授團隊提交的若干個設計方案中,胡建波一眼就看中了由一棟橫向鋪開的山形建築和縱向挺立的鐘樓相結合,時空相融、高低呼應、錯落有致的獨特方案,這同樣也是關肇鄴教授團隊推薦的一個設計方案。“我們當時選擇這個方案的想法非常簡單,因為歐亞學院東門正對面就是清涼山,因此就想用圖書館這座知識之山和自然之山相呼應。”胡建波説。然而,讓胡建波沒想到的是,最初計劃投資3000多萬元耗時一年多就能竣工的圖書館,最後竟然建建停停用了3年多時間,共計耗費近7000萬元才將圖書館真正建成。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正如胡建波所希望的,圖書館建成之後,確實如“定海神針”一般將西安歐亞學院的校園品位、精神氣質和審美高度定格在了一個很高的水準上,成為西安市重要的地標建築之一。2009年,西安歐亞學院圖書館榮獲中國建築學會評選的中國建築設計至高榮譽獎——中國建築學會新中國成立60週年建築創作大獎。

  2006年,隨著學生規模逐步擴大到兩萬多人,西安歐亞學院又新建了綜合體育館、體育場、金橋餐廳和6棟學生公寓。2010年,由於電子正街要穿校園而過,最早建成的1號教學樓和舊行政樓面臨拆遷,西安歐亞學院再次邀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採用全新設計理念,在原歐亞駕校的位置設計建造新行政樓和4棟合圍出四合院形狀的教學樓,這組建築于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在胡建波的帶領下,此時的西安歐亞學院對於建築的追求已經越來越高,這一組建築也融合應用了不少全新的建築與環境理念。例如,行政樓中間採用衝頂設計,讓人走進去感覺非常開闊和敞亮,但結構上必須增加幾根橫樑才能將整棟建築支撐起來,設計師就順著橫樑設計出幾個極具特色的透明的鳥巢會議室,整棟樓的格局和品位瞬間拉升了一個檔次,而且非常與眾不同。其他高等院校的會議室都是密閉的,但西安歐亞學院的會議室則是開放和透明的,在外面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這也充分體現了歐亞的管理理念。

  2014年開始,西安歐亞學院不再大舉建設新樓,而是開始全面改造早期建成的教學樓和宿舍樓,新建項目的重點主要放在園林景觀上,校園建設全面進入校園公共環境建設和舊樓改造階段。在全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國際化辦學理念指引下,早年建成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已經完全無法適應學生發展需求,西安歐亞學院邊探索邊推進,在空間佈局、樓宇改造、景觀設計中融入了辦學主張和教育教學理念,從而逐步樹立起了屬於自己的舊樓改造與環境建設理念。

  首先,追求以人為本,倡導生活教育。在胡建波的影響下,西安歐亞學院倡導“教學空間生活化,生活空間學習化”,舊樓改造全面樹立的頭一個理念,就是必須增強舒適性,空調、暖氣、燈光、色調、新風系統全部要做到位,並且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開闢公共活動空間,在教學樓空余場地設置溝通交流空間,甚至引進咖啡廳。其中,極具特色的是西安歐亞學院在老舊宿舍樓之間興建的綜合性學習生活服務空間——客廳。新落成的南區客廳全部採用鋼結構和玻璃新材料建成,以極簡工業風拉出一條70多米長的通廊,隨光影變化而若隱若現,集便利店、餐飲店、健身房、辦公區、會議區、自習區、公共浴室為一體,空調、暖氣、電梯、新風系統配備齊全,24小時開放,待在裏面非常舒適。

  其次,全面支持全新教育教學改革。西安歐亞學院的每一棟教學樓改造,基建單位、使用單位(二級學院)和業主單位(學校)都必須全程參加,共同完成教育空間的營造與創新。在教學樓改造層面,西安歐亞學院拆除了很多隔墻,全部採用玻璃新材料來做區隔,增強學習空間的開放性;在色調上,全面改變過去灰暗沉悶的色系特徵,變得更加清新明亮,天然地給師生帶來好心情;在空間上,不僅增加了很多公共研討空間,而且簾子多圍墻少,多功能複合性強,空間利用率很高,因此不用蓋太多樓就足夠滿足需求……如果教育空間無法支持教學改革,踐行國際化辦學理念就將淪為一句空話。

  再其次,建築及環境的理念與國際接軌。在早期發展階段,西安歐亞學院在建築上只要求經濟實用,但在全新國際化辦學理念下,舊樓改造必須全面與國際接軌,包括踐行綠色建築和智慧建築等全新理念,全面採用綠色環保新材料,中空玻璃,外墻保溫,綠色節能……讓人們更願意置身其中。在胡建波看來,一所大學要想在一個區域成為科教文化中心,建築和環境非常關鍵,人們走進校園要能看到先鋒的建築雕塑、美好的空間環境、高水準的審美以及綠色環保技術的應用,才有可能引領社會進步。“一所大學的建築和環境必須充分體現自己的價值觀,作為一所追求國際化辦學理念的大學,西安歐亞學院的建築和環境必須既綠色環保,又很樸實不奢華,置身其中很舒服,但又不著痕跡,既有藝術的追求,又特別貼近普通人……一股自由平等和開放的氣味瀰漫其中,幸福感油然而生。”胡建波説,“環境真的太重要了,走進行政樓,人的行為全變了,走進我們新改造的教學樓,學生的態度和行為也都發生了改變,所以我個人以為,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在全新理念下,西安歐亞學院的西區教學樓、北區教學樓E座先後完成改造,餐飲大廈和金橋餐廳正在改造中。由於改造理念新,改造標準高,西安歐亞學院每改造一棟樓都要耗費數千萬元,成本高昂。因此,西安歐亞學院近幾年又將校園改造項目分為大建設、中改造和微改造三大類,根據舊樓特徵差異化選擇具體改造方案,進而有效控制改造成本。“過去幾年,我們選擇改造舊樓而不去蓋新樓:一是雖然西安歐亞學院舊樓改造成本高,但依然要比新建大樓低很多;二是希望學校保留自己的歷史感,讓學生們在西安歐亞學院就能感受到建築在不同年代的生長,通過校園建築和環境建構出歷史縱深感和人文藝術氣息。”胡建波説。

  實際上,伴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組織變革的深入和校園文化建設的推進,西安歐亞學院也逐步完成了從“環境好”到“好環境”的蛻變,其本質是在“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下,人、教育、校園建築和環境三者關係的重構。大學校園裏有形的建築、景觀和物理環境,同時也蘊含著歷史、傳統、文化和社會的價值,具有巨大的潛在教育意義。置身於校園的師生,也會通過對特定環境的切身體驗和解讀,在精神層面與建築、景觀和環境進行交互和對話。因此,校園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師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大學的校園環境是一種“隱性課程”。基於這樣的認識,西安歐亞學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僅體現在教學服務和行政服務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校園生活上。教育即生活,環境即教育。在西安歐亞學院的全新教育觀中,校園不是簡單的物理空間,而是充滿能量的教育場域,校園環境本身就是學校為學生提供的教育産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扮演著極其重要的生活教育功能,因為學生不僅在校園中學習,也在校園中生活。

  2019年10月,西安歐亞學院正式動工建設西區學生綜合服務中心,包括高層學生公寓、花園庭院等空間,集住宿、休閒、文娛、餐飲、社交等複合功能于一體,由極富創新精神的澳大利亞Denton Corker Marshall建築事務所設計。這是西安歐亞學院2010年以來再度興建的全新建築,其目的在於以全新理念滿足並改善學生的住宿需求,並系統提升學生生活空間的品質和體驗。

  政府部門已經批准西安歐亞學院的校園建設規劃,未來,西安歐亞學院將會出現越來越多面向未來的建築。在胡建波看來,教育理念在不斷變化,教育技術在不斷進步,因此他主張大學校園不能一次性地用建築將一切固化,而是要有能力讓校園建設和環境像生命體一樣不斷生長。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當人與空間産生共鳴時,就會積極地回應它。西安歐亞學院之所以對校園環境有執著追求,是因為我們並不只是將它視為教育設施,而是視為教育産品和服務中極重要的組成部分。”胡建波説,“環境育人一直是西安歐亞學院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我們希望學生走進歐亞校園,就像走進了歐美大學一樣,能在這裡真正感受到國際化辦學環境……我們必須要讓學生知道什麼是美好、什麼是精緻以及作為人應該如何詩意地棲居。”事實上,大學不僅是一個教育機構,還扮演著區域文化高地的重要角色,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無論是整體規劃、建築美感,還是環境品質,西安歐亞學院都已經在同業中構築起了整體的優勢。

  從“我”找工作,到工作找“我”

  在電影《卡薩布蘭卡》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你現在的氣質裏,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西安歐亞學院的環境育人,最終還是要體現為學生的持續成長和全面發展,而這樣的發展並不是具體的幾項技能,而是一個獨立完整的、能夠適應多變環境的人以及他的“精神長相”。走進西安歐亞學院,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精神面貌、言談舉止、穿著打扮和其他高校學生有差異。按照自己本來的樣子去成長,西安歐亞學院希望學生能在這裡看到不一樣的自己,因此非常尊重學生的不一樣。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開始認同學校國際化的辦學理念,並因此選擇報考西安歐亞學院。這樣的結果,也源於西安歐亞學院環境育人理念下系統的、結構化的學生培養體系。

  隨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學校教學體系中的逐步深入和落地,西安歐亞學院明確提出將“適應性”作為自己的教育品質觀,即教育目標與社會需求相適應、教育過程與學生特點相適應、品質承諾與資源獲取相適應。經過系統梳理,西安歐亞學院提煉出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四個發展方向:第一是生理髮展,例如通識教育學院的體育課程,社區的學生生活習慣培養,學校心理諮詢服務中心提供的心理諮詢等;第二是理性發展,主要通過各個二級學院提供的教育教學工作來實現;第三是職業發展,主要由學校職業發展與企業合作部(DCC,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rporate Cooperation Department),以及各個二級學院共同負責;第四是社會化發展,目的在於讓學生未來可以快速融入社會,主要由社區負責。這四個學生發展方向的提出,核心是全面改變過去高校人才培養主要依靠二級學院的單向度模式,建構起通識教育、二級學院和社區社團DCC三位一體,並分別有明確職責分工和清晰角色定位的立體化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2014年開始,每一名新生進入西安歐亞學院就擁有三個身份,一個是二級學院的學習者,一個是社區的住宿生,一個是社團成員。學生不再按學院和學科入住宿舍,而且要求每棟公寓樓必須四個年級學生均勻分佈,每個宿舍至少有來自6個專業的學生混住,一是有利於不同專業思維碰撞,二是有利於學生擴大交往半徑、延伸人際鏈條和積累社會資本,三是有利於各個學院相關活動資訊的跨專業傳播。

  在全新應用型大學戰略定位驅動下,西安歐亞學院在全校範圍內完成以行業、産業為導向的二級學院重組之後,又推動各個二級學院進一步以各個專業具體指向的目標就業崗位的勝任力模型為基準重建專業,希望能全面滿足相關崗位對畢業生的勝任力要求。為此,西安歐亞學院在全校範圍內大舉推進産學研一體化工作,並取得顯著成效。

  以金融學院為例,在推進産學研一體化過程中,高聲喊出了這樣的口號——走出東門外,伴隨企業一起成長,創造産學融合的育人環境!為了全面貼合産業發展方向,金融學專業分別設立與投資相關的金融投資方向,與大數據相關的風控徵信方向,以及與金融科技相關的金融科技方向,三個方向分別與一家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共建。為了與企業構建起實質性的緊密合作關係,金融學院創新性地開闢出聯合實驗室和聯合研究中心等各類校企合作平臺,推動企業將重要但不緊急的項目投放到平臺上,由教師與企業員工共同以項目制方式推進企業真實問題的有效解決,學生也參與其中。例如,金融學院和熊糾糾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建大數據綜合實驗室,和美林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可視化實驗室,和北京百分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深度學習實驗室。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低成本地獲得高校的智力支持,金融學院實現應用型師資的有效培養,同時將企業真實項目過程轉化為科研成果、學術論文和教學案例,並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高效實現産學研一體化運營。

  同時,西安歐亞學院全面強化通識能力和有用知識的傳授,倡導全人教育,提升實踐技能。2012年,西安歐亞學院將基礎部重組為通識教育學院,全面推進全人教育理念的落地實施。除了英語、計算機基礎、高等數學、大學語文、物理、思政和體育課程之外,通識教育學院還圍繞西安歐亞學院理想中的畢業生畫像——重品格、會思考、善溝通,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開發出包括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商務合作、批判性思維、結構化寫作、Office技能等模組在內的歐亞DNA課程,作為學生通識能力培養的必修模組。2018年,西安歐亞學院又進一步將DNA課程內容更加凝練地整合為“寫作與表達”和“思考與創新”兩大模組,並適當增加了學分和課時。

  為促進學生職業化發展,西安歐亞學院在2018年將就業部門改組為職業發展與企業合作部,全面負責學生職業發展與學校産學合作。這個部門的工作團隊和各個二級學院一起制定十年規劃,針對各項工作建流程做標準,建立“一縱三橫”的職業發展體系,將學生職業發展從大一到大四分成三個階段。其中,大一和大二定義為職業認知階段,大三定義為企業實踐階段,大四定義為職業發展階段。各個階段通過各類課程、活動、訓練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方式建立支撐,搭建起一整套完整的大學生職業發展體系,全面提升學生在校期間的職業化發展水準。未來十年,西安歐亞學院在學生就業層面的發展目標是——10%實現全球高品質升學,20%—30%進入世界500強及獨角獸企業工作,平均薪資全面超越同類本科院校。西安歐亞學院已經將整體目標細緻拆解到各個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由於職業發展與企業合作部同時分管全校産學研工作,因此可以全面實現與就業工作的高效聯動和協同共進。

  西安歐亞學院的使命是“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教育服務”,這包括了高品質的教學服務和高品質的生活服務,具體拆解到社區就是要讓學生有能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在社區管理過程中,社區主管和輔導員會帶著大家去學會清潔學會收納,學會化粧學會著裝,學會插花學會挂畫……除了社會化發展,還包含大量生活美學層面的課程內容。通過二級學院、社區、社團三位一體立體化全面發展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有效實施,西安歐亞學院的非課程類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建立起更強的目標感和價值感。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研究(CCSS)”等各類調研結果顯示,西安歐亞學院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社團活動時間遠高於國內高校平均水準。正如《哈佛政治評論》所言,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大多數課堂教學無法提供的功能:團隊合作、領導才能、頑強的毅力、良好的品格、社交關係以及在“現實世界”中學習的機會,大量的課外活動不僅有助於培養一個全面發展和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也為學生今後的學業和事業成功鋪平道路。(潘東燕 趙軍鏡)

  德國當代哲學家尤爾根·哈貝馬斯(J.Habermas)認為,“社會化”與“教育”這兩個概念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同的,沒有本質區別,教育即人的社會化。西安歐亞學院走過了25年的辦學歷程,從最初抓住機遇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到制定系統的戰略規劃指引辦學方向,再到構建價值觀辦學理念體系和育人環境,形成使命驅動的文化自覺和教育主張,其成長蛻變之路本身就是對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到大眾化再到普及化的時代和社會大環境的主動適應,其環境育人的本質也在於依託校園載體構建適應教育者和學習者的社會化環境,從而促進學生去探索自己的社會角色定位與未來的社會角色擔當。正如捷克教育家約翰·誇美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在《大教學論》中所説的那樣:“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閒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這就是西安歐亞學院所追求的教育目標。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