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畔“鄉黨”的“三年規劃”——陜西合陽縣岔峪村變身記
來源:新華網  |  2021-01-08 10:01:26

  新華社西安1月7日電(記者毛海峰、梁娟)村落裏乾乾淨淨,道路旁湖水清澈,灰瓦白墻的徽派建築疏朗雅致。黃河畔的陜西省合陽縣百良鎮岔峪村,宛如江南水鄉。

  68歲老漢雷永奇的房子就在這裡。走進寬敞明亮的客廳,沙發、彩電等一應俱全。“我這房共100多平方米,經過裝修後,城裏人有的我這兒也都有了。如果沒有政府的移民搬遷,沒有‘鄉黨’(陜西方言,指鄉親)共同商量的‘三年規劃’,哪會有現在的生活。”雷永奇説。

  岔峪村東臨黃河,是黃河支流徐水河入黃河前經過的最後一個村子。全村75戶303人,有三分之一的村民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遷前,村民居住的都是老宅,背靠土崖,常年受雨水沖刷,易造成滑坡地質災害。為了讓村民居住環境得到根本改變,岔峪村被陜西省列為整體搬遷村,2016年村子實施整體搬遷。新居統一設計為倣古徽派建築,青磚藍瓦,整齊有序,改水、改廁、改灶全部到位,目前村民已全部搬入新村。

  “寬敞明亮的新居只是脫貧的開始,要持續脫貧關鍵要有賺錢的營生。”岔峪村黨支部書記雷武義説,經過與眾“鄉黨”合計,2017年岔峪村制訂了第一個“三年規劃”,確定了兩個重點發展方向,一是調整種植結構,在溝坡地種收益高的花椒、油用牡丹,在平臺地種植草莓、櫻桃;二是發展農家樂,用土鍋、土灶、土風情吸引遊客。

  為了有效調整種植結構,岔峪村2017年開展了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流轉土地180畝,認定股民人數303人,其中貧困戶25戶103人,並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民專業合作社指導下,村裏的種植結構很快得到調整,一批高收益的經濟作物得到了發展。有了成片的經濟作物,村裏的農家樂也順利開展起來,民宿、觀光采摘園吸引了一大批城裏的遊客。

  2017年8月,陜西沿黃公路正式開通,黃河畔的岔峪村迎來發展鄉村旅遊的大好機遇。這次岔峪村的“鄉黨”們把服務對象投向了來自全省各地來沿黃公路旅遊的遊客,村民們利用優越的交通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岔峪村建成集旅遊休閒、民俗文化、田園度假、生態體驗等一體的沿黃旅遊文化村莊。

  在當地政府幫助下,岔峪村實施了徐水河河道景觀改造治理工程,栽植各類景觀綠化苗木6000余株,綠化面積2400平方米。村裏基礎設施按照景區打造,建成佔地2萬平方米的休閒文化公園,園內建有人工景觀湖、景觀亭,環湖休閒走廊。同時,佔地面積20畝、環溝設計、單次最多可接待遊客200人的生態稻田蟹遊樂園也順利建成。村民以土地使用權、勞務生産等方式投資入股,不僅可以分紅,而且短期內還幫助30名村民就地工作。

  岔峪村制訂的第一個“三年規劃”,讓“鄉黨”們的腰包迅速鼓了起來。“過去村民就靠種地收入,日子不好過。現在村裏漂亮了,産業多了,2019年來村旅遊人數達到4萬人次,全村人均收入1.3萬元。”雷武義説,“2020年雖然有疫情影響,但是來村旅遊人數仍超過了上一年。今年我們將辦農家樂精品民宿,爭取把我們村建成沿黃公路上最美的村莊。”(完)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