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每件作品都是精心雕刻的,裏麵包含著很多心血。你看這幅《秦皇出巡圖》,我刻了整整一個月,這個大象、馬車上的龍紋和牡丹、八匹馬的佈局……做起來很費工,技藝不精可做不好。"走進位於西安航空基地的呂氏皮影工作室,皮影雕刻師楊新虎指著一副副皮影成品如數家珍,仔細介紹著皮影背後的故事。只見不大的房間裏擺滿了各式皮影造型,房間最裏面的工作案幾上,擺放著未完成的皮影作品和製作工具。
18歲那年,機緣巧合下楊新虎接觸到了皮影,覺得這門藝術精美細緻,好玩有趣,自此走上皮影雕刻道路,如今成為皮影匠人已逾20年。妻子呂艷婷是在學習皮影過程中結識的,兩人在皮影傳承路上,一個負責雕刻、一個主攻上色,組成了皮影雕刻夫妻檔,並於2016年成立西安航空基地呂氏皮影工作室。
皮影雕刻是讓刀尖在牛皮紙上跳舞的技術活,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極具耐心和細心。"皮影製作包括選皮、裁皮、洗皮、推皮、晾皮、銅針過稿、潮皮、刻皮、挑皮、擦皮、正反上色、定型等24道工序,少一道都不行。"説起皮影製作技藝,楊新虎娓娓道來,"每一個步驟都蘊含著獨特的技法,比如皮影上完色後,表面要用電熨斗把水分蒸發掉,這樣裝裱起來才不易變形。至於熨燙時需要多大的溫度,這就得憑經驗了。"
在多年的雕刻打磨中,楊新虎總結出了皮影製作的獨家"秘籍",每個環節的精緻到位才能保證皮影成品的栩栩如生、有骨有肉。他十分享受製作皮影的過程,並將自己的想法和對這個角色的熱愛融入到每一道皮影製作工序中,運刀嫺熟、刀紋利落、刀法多變,尤其在刻畫人物中頭飾豐富,眼神表情到位,人物性格鮮明動人。
談到自己的作品,楊新虎説最擅長的作品人物是關羽和穆桂英,因為喜歡關羽正氣浩蕩古今、忠義長存青史,喜歡穆桂英英姿瀟灑、女中豪傑。經過多年的刻苦學習,楊新虎掌握了皮影雕刻手藝中的各種技法,並榮獲皮影行業諸多榮譽,包括中國民間文藝協會榮譽證書和中國皮影雕刻榮譽證書等。
成立工作室後,楊新虎與妻子共同製作完成的皮影作品大部分在線上進行銷售,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然而由於皮影行業本身的競爭,以及自身對行銷方面知識的欠缺,再加之疫情影響,楊新虎的皮影産品銷售面臨很大壓力。儘管如此他對皮影的那份熱衷始終不能放下:"我堅信皮影的重新振興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最近我也在尋找新的方向。"
楊新虎口中的新方向,便是將傳統工藝與航空特色相結合,探索創造出包含飛機、飛行員等更多航空元素的皮影作品,成為轄區內的特色文創産品。"近年來,我感受到了航空基地文創的氛圍越來越濃厚,航空文化旅遊的發展為轄區帶來了生機與活力,我也希望為咱們基地作貢獻,將傳統皮影工藝與城市發展相結合,為皮影注入創新元素,更重要的是讓更多的人關注皮影,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楊新虎説。(彭昌堤 通訊員 蔡添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