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學(以下簡稱“曲江二小”),許多同學都是“納稅人”,需要定期“納稅”。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是曲江二小“校園稅法博物館”中紅領巾稅務局中的活動內容。由西安曲江新區稅務局面向全校學生招聘“稽查員”“徵收員”“櫃員”,經過培訓後,他們負責監督管理在社團活動中獲得“智慧幣”(曲江二小內部流通的一種虛擬貨幣)的同學按照比例“納稅”。
“我們的稅法博物館佔地320平米,除了紅領巾稅務局外,還有文物陳列館、稅收知識展覽館、稅法長廊三個板塊。”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學校長閻利娟介紹,在這裡,孩子們可以看到收稅計量器具和民國時期的稅票,聽到與稅賦有關的民間故事,了解到夏商周井田制、北魏均田制、唐朝兩稅法、清朝地丁銀等稅收發展歷史,不但普及了稅法基本知識,使學生感受到稅收發展的時代脈搏和對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還有利於培養學生從小遵從法律、回報社會的責任意識。
“稅法宣傳進校園”活動並不少見,但如何讓稅收的“種子”真正在孩子心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呢?這是此前曲江新區稅務部門一直思考的問題。為建立常態化、規範化、系統化的長效宣傳機制,曲江新區稅務局在組織開展稅收開放日、學生職業體驗等活動的同時,結合西安市和曲江新區的文化特點及資源優勢,積極溝通協作,借助曲江二小研發博物館課程的契機,建立了全國首家“校園稅法博物館”。
2016年10月12日,作為曲江二小“校園兒童博物館”的核心場館,“稅法博物館”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2018年2月1日,陜西省、西安市文物局共同授牌並確認備案設立,將“校園兒童博物館”正式加入國有行業博物館序列(108號館),成為西安“博物館之城”中的一員,先後獲得“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員單位”“陜西省博物館聯盟會員單位”“陜西歷史博物館:兒童教育 教學共建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
建成後,稅法博物館影響力日益增大,先後接待了來自省內外各類學校300余名教師參觀學習。韓國優秀教員訪問團、美國聖約翰保羅二世高中校長、英國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顧瑞姆、日本全腦科學教育專家高岡、香港行政長官卓越教師獎教師協會主席梁偉傑等100余名全球教育界專家,先後到稅法博物館進行參觀調研,並給予高度評價。在第六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上,稅法博物館走進校長會客廳,以微縮博物館的形式奪人眼球,大放異彩,成為全國教育界同仁津津樂道的“活教材”。
現在,依託稅法博物館,曲江二小還將稅法知識融入到日常教學中。每週四下午,學校在館內開展實踐教學課程,以“稅收的歷程”“稅務局的古往今來”“稅務局的一天”“稅務小強人”等為主題,讓孩子在模擬情境中,通過動手、動腦、相互學習交流,學會將稅收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過程中深入了解稅收,認識稅收“取之於民 用之於民”的道理和富國強民的重大意義。
“我們緊密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也在不斷探索加強稅法博物館建設的新途徑和新手段,更加貼近他們的學習生活。”曲江新區稅務局局長武繼秦介紹説,不久前“能説會唱”的智慧導稅機器人“稅小曲”走進了稅法博物館,通過及時更新數據庫,為孩子們普及最新的稅法知識。另外,“稅的前世今生”AR軟體也正在研發中,學生們戴上AR設備,就可以實景體驗稅收的演變、納稅的流程、稅收在生活中的應用等,切身體驗稅收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據統計,至今,全校已有71個班級,近3500名學生,到博物館進行了參觀和體驗。同時,學校每學期組織家委成員和部分家長分批次參觀稅法博物館,有效發揮了“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輻射效應。
稅法博物館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認識稅收、了解稅法的窗口,幫助他們樹立了依法誠信納稅光榮的公民意識。並且通過他們的帶動,廣大家長、教師也受到了稅收法治教育,對全社會學稅、懂稅、協稅、護稅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袁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