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面對“疫情”大考,2020年脫貧攻堅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多地在脫貧摘帽之後,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不摘,防止返貧發生,繼續鞏固脫貧成果。
陜西米脂:“牛經濟”扶貧見實效 分紅增收暖人心
在陜西省米脂縣李家站村,“村有致富牛,生活不用愁”現在已經成為村子的真實寫照。這兩天,和富順養殖專業合作社就給入股的村民發放了第一次分紅。
陜西米脂縣李家站村村民:4800元,有錢買年貨了。
當天,67戶股東依次上前簽名字、摁手印,領取25萬元的分紅現金。其中,42戶貧困戶最低領到3000元,再加上雜工工資,有人拿到近8000元的分紅款。2017年,為解決貧困戶資金和技術難題,國網榆林供電公司扶貧工作隊成立了和富順養殖專業合作社,採取“貧困戶+非貧困戶+村集體經濟”經營模式,讓村民們告別了看天吃飯的生活模式提高了收入。目前,合作社現有存欄種牛、繁育母牛、小牛90多頭。
陜西省米脂縣李家站村村民 馮友飛:現在做養殖,我們不用承擔風險,通過這次分紅,群眾們現在都信心十足,以後的日子要一天比一天強。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駐村扶貧顧問 張雷威:我們準備在新生産的小牛裏面選出一些優良品種,培育富硒牛肉,就是要讓牛肉增加新的産值,增加收益。牛年了,我們要像老黃牛一樣一步一個腳印,更要走出牛氣沖天的幹勁來,為咱們全體的貧困戶村民創造一個好的經濟收益,但願牛年每個人發的錢更牛。
四川喜德:提升産業造血能力 鞏固脫貧成果
四川涼山州喜德縣是涼山最後“摘帽”的七個縣之一,目前多個脫貧産業項目正在繼續推進。在這個農業扶貧産業園裏,技術人員正在指導村民栽種和管護黃瓜苗,産業園由喜德縣本地合作社與對口幫扶的德陽什邡共建,覆蓋對口幫扶的70戶貧困群眾。
四川德陽什邡市扶貧協作喜德縣脫貧攻堅前線指揮部工作人員 楊屹淳:已連續三年對極度貧困村的村民進行分紅,目前為止(每年)戶均分紅800-1000元不等。
在喜德縣北山鄉自日莫村,幫扶幹部去年年底引進了德陽市一傢具有全産業鏈能力的龍頭企業在村裏開了一家養雞場,今年年出欄量預計達到20萬羽,産值在2000萬元左右。
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隊員 馮文銳:通過農民夜校、培訓,給當地的農民帶來更先進的生産技術,讓他們能夠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