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秦嶺深處的三場比賽
大美秦嶺 資料照片
2月22日,春寒未消。53歲的護林員方永芳起了個大早,簡單吃過早飯就踏上了巡山路。爬上山頭,只見巍巍秦嶺連綿不斷、層巒疊嶂,雲在山中、山在雲中,景色讓人心醉。
眼下,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防火形勢十分嚴峻,方永芳把注意力全放在了秦嶺深處的黃柏垣林區。在林場工作30年,方永芳深深地愛上了秦嶺、愛上了森林。每一次巡護,他都格外認真,想為森林多做一些事情。30年來,方永芳經歷了很多事情,但是有三場“比賽”讓他印象格外深刻。
第一場:
伐木比賽導致生態惡化
1991年,方永芳從部隊復員,成為省太白林業局的一名職工,主要負責伐木。當時國家建設需要木材,為了鼓足大家幹勁,林業局經常開展伐木比賽。
軍人出身的方永芳不甘落後,伐木積極性很高。“開始是從條件最好的區域砍伐,哪棵樹能賣錢就伐哪棵。”方永芳回憶。他最先去的是黃柏垣鎮關門石溝附近的原始森林。林中流水聲嘩嘩地響,大樹筆直,有些粗壯的樹一個人都抱不住。“當時建設需要木材,現在看來,真可惜了。”方永芳説。
“以前單位有指標,大家拼命地伐木。省太白林業局下設的7個林場每年要伐4萬多立方米木材。”二郎壩林場場長劉建民説。
破壞生態,人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每年春季,沒有森林阻擋,滾滾黃沙從滿目瘡痍的山間襲來,讓人難以睜眼。當地人稱之為下黃沙。“到了夏天,雨水多,經常發生洪災。林場道路常被洪水沖毀,生活物資只能靠人背。”方永芳説。
森林沒了,野生動物也少了。“1994年的一天,我突然看到林子裏晃著個毛茸茸的身影。停下仔細一看,兩個大黑眼圈,兩隻黑耳朵,這不就是大熊貓嘛!”提起那次經歷,方永芳很興奮。在山裏,他還經常遇到羚牛、林麝、金絲猴等野生動物。可之後的幾年,這些林場“常客”變成了“稀客”。
在這場比賽中,人們贏了經濟利益,輸了生態環境,由此意識到發展方式必須轉變。從1998年開始,國家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方永芳也從伐木工轉變為護林員。
第二場:
護林比賽引來綠樹滿山
轉變身份的方永芳全身心地投入到植樹造林、森林撫育、巡林管護等工作中。他先後在桃川林場、黃柏垣林場當了10餘年護林員,幾乎走遍了轄區每片山林。不服輸的方永芳,與同事們比賽,看誰管護的林子成活率高、長得好。
2010年,方永芳成為二郎壩林場鰲山管護站站長。鰲山管護站位於省太白林業局轄區南端,海拔2235米,是陜西海拔最高的管護站。5748公頃的林區,只有一條貫穿南北的公路。巡山時,護林員只能走羚牛、野豬等動物踩出來的羊腸小道。
森林防火是方永芳工作的一個重點。2014年秋季一個尋常的下午,一股黑煙突然從遠處山林間躥起。“糟了,有火情!”方永芳和同事趕忙放下手中的活,朝著冒煙的地方奔去。幸虧及時趕到,驢友野營留下的火種還沒有擴散成災,方永芳和同事迅速撲滅了火苗。“森林最怕火,一刻也不能疏忽。那次要是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方永芳説。
防止盜伐林木,也是方永芳巡護的重點。
“前些年,在巡山時會遇到盜伐林木的群眾。我們就主動進行勸説教育,大多數人很快就把木材放下了。也有個別人難溝通,咋説都不聽,還用很難聽的話罵人。我們只好硬著頭皮耐心做工作。”方永芳説,近幾年,隨著森林保護力度的加強和人們觀念的轉變,盜伐現象基本消失了。
巡山途中有美景也有危險。夏天林木茂盛,路上要時刻提防草裏的蛇,林子裏的蜱蟲、胡蜂等,在山上受傷更是家常便飯。
回憶起遇到羚牛的經歷,方永芳記憶猶新:“原本是一次日常巡護,剛穿過一片密林,迎面碰上了落單的羚牛。我們扭頭就跑,連滾帶爬上了個土坎,才躲過一劫。一位同事在慌忙中滑倒,被牛角劃傷了大腿。雖然驚險,但説明生態環境好了,生活在秦嶺深處的羚牛擴大了活動範圍。這是好事兒。”
經過不懈努力,省太白林業局轄區的森林覆蓋率由天保工程實施前的92%提高到98.15%。如今,森林裏的“精靈”們又回來了。2020年,該局架設的65台紅外相機拍攝到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金錢豹等珍稀野生動物照片27248張、視頻12110段。
第三場:
致富比賽贏得人山和諧
生態環境的好轉,給大山裏的群眾帶來了實惠。經歷了伐木和護林兩場比賽的方永芳,見證了鄉親們依靠綠水青山的致富比賽。
黃柏垣被稱作“秦嶺小九寨”,森林茂密,溪水潺潺,瀑潭相映。大箭溝彩石、皂角灣稻田、乾涸溝瀑布等景點如詩似畫,讓遊客流連忘返。
“秋天趕著紅葉節去黃柏垣采風,層林盡染,置身其中立刻能感受到森林蘊藏的生機,實在太美了!”常去黃柏垣景區寫生的油畫愛好者王慧慧感嘆。
步入黃柏垣鎮,遠遠便能看到路旁漂亮整潔的小樓。這都是當地群眾建起的特色民居。通過提供餐飲住宿等服務,靠山吃山的鄉親們逐漸富了起來。
方永芳告訴記者,鎮上最早開辦的“小芹農家樂”就在林場附近,是當地農民何能軍2000年辦起來的。2008年,在當地政府引導下,何能軍的農家樂開始規範經營。隨著遊客越來越多,農家樂生意也越來越紅火。2015年,他又加蓋了兩層樓,設置20間客房,辦起集餐飲住宿為一體的農家樂,年收入30多萬元。“咱沾了這黃柏垣景區的光,在山裏也能過上好日子!”何能軍説。
目前,黃柏垣鎮有108戶農家樂,年接待遊客近4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6億元,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村民因山而富,亂砍山林、亂倒垃圾等現象再難尋見了。
二郎壩村是黃柏垣鎮獨具風情的嶺南村莊,曾是深度貧困村。省太白林業局結合當地林業資源優勢,扶持鼓勵村民養殖中蜂,免費為村民提供蜂箱和技術培訓,並建立養蜂示範點。貧困戶洪澤治養蜂130箱、羅樹民養蜂90箱……每個蜂箱每年的産值近千元。除了養蜂,村裏還依託自然資源優勢,發展雜果林、板栗林、中藥材等特色産業。2019年,二郎壩村退出貧困村序列,102戶307名貧困群眾過上了幸福生活。
“鄉黨們的日子一天賽過一天,咱這心裏也和蜂蜜一樣甜!”劉建民説。
30年,發生在秦嶺深處的三場“比賽”,賽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賽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記者 王海濤 段承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