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 :增進民生福祉 加碼幸福生活
來源:西安日報  |  2021-03-09 14:43:40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十三五”以來,高陵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用力推進以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為重點的惠民工程,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十三五”期間,累計民生投入119.36億元,年均增長7.3%。新建、改擴建學校幼兒園63所,新增學位15472個。累計城鎮新增就業3.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新建、改擴建醫療用房1.7萬平方米,千人床位數達到6.7張。農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標準分別提高至228元、298元,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560元、740元,推進一批養老院、醫養結合體建設,新增各類養老服務機構59家,每千名老人擁有社會養老床位達到40.1張。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全區17個社區、86個行政村實現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強投入抓改革

  推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

  “十三五”以來,高陵區積極踐行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努力推進高陵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緊盯群眾普遍關切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統籌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區形成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良好局面。高陵區逐年加大教育資金的投入,強力保障學位供給,切實解決入學難等民生問題。新建、改擴建項目學校63所,新增學位15472個,建設學生食堂20個、運動場19個,投資近1000萬元,完成18所生態環保廁所改造建設,投資2.5億多元,實現學校裝備配備提升全覆蓋;廣招優培,激勵教師校長隊伍;堅持“五育”並舉,分學段實施思政課創優行動,努力打造“一校一品”校園文化活動;創新改革推動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積極創辦各類教育機構和學校,持續推進社區教育三級體系建設,新成社區教育教學點55所,打造示範教學點20所,“15分鐘教育圈”建設成果顯著。2021年高陵區成為《西安市深化産教融合實施方案》的先行試點區,積極建設産教融合示範園區,為促進城鄉一化發展提供強力保障。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更是高陵區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年。高陵區繼續堅持辦人民滿意教育目標,以推動公平品質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為頭號工作,高標準建好學校,高品質辦好教育。

  抓整合優服務

  推進健康高陵建設

  “十三五”以來,高陵區緊緊抓住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條主線,以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為抓手,以提升區域服務能力為重點,堅持“區域一體、資源統籌、協調發展”,有效實現轄區緊密型醫共體全覆蓋。目前,高陵區共有衛生醫療機構227家,其中區級醫療機構4家、街道衛生院10家、社會辦和民營醫療機構86家、村衛生室127家,形成了區、街道、村三級聯動的區域醫療服務體系,群眾看病難問題得到初步解決,健康高陵工作穩步推進。不僅如此,高陵區還積極改善群眾就醫環境和就醫體驗,著力提升醫療服務水準。其中,建成投用三級標準區醫院,實施區中醫醫院遷建項目,完成區婦幼保健院改擴建,改造、建成衛生院和衛生服務站,規範122個村衛生室,打通了村級醫療服務 “最後一公里”的通道;為提升群眾就醫體驗,縮短看病掛號時間,區醫院與4家街道衛生院啟動遠程會診項目,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實行“一站式”服務,在門診大廳一次性完成各項手續辦理,平均耗時7分鐘,大幅提高了患者就醫體驗滿意度;通過引進、招聘、交流、培訓等方式,不斷強化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目前已開展介入、腔鏡等新技術30余項,承擔市級科研項目3項,醫療水準獲得大幅提升。同時,把預防為主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疫情防控最為緊張的時刻,克服困難,僅用1天半時間完成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用地徵遷交付,為全市、全省疫情防控作出了貢獻。

  下一步,高陵區將全力保障市公衛中心和市中心醫院渭北院區等市級重點項目建設,並積極建成融合基本醫療、健康管理、疾病預防為一體的衛生健康信息平臺,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實現健康服務一張網,從根本上改變高陵區醫療資源分散、人才短缺、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強、群眾看病就醫和衛生健康新需求得不到滿足的現狀。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