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把海綿城市建設作為踐行生態文明建設、倡導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因地制宜,大膽實踐,按照“全域管控、系統構建、同步推進”的技術要求,統籌城市道路、園林綠地、水系治理等項目建設,以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為主要抓手,聚焦“標準化+海綿城市”,從試點建設的前瞻性出發,加強海綿城市與標準化的融合度,立足標準制訂的實際性,持續優化標準體系,不斷強化標準維護和標準提煉,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紮實的技術支撐。
建試點 繪藍圖
2018年,繼率先建設西北首個國家級海綿城市試點後,灃西新城再次獲批陜西省首個國家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再邁上新臺階。
在標準化試點建設伊始,灃西新城就不是小敲小打,不是“改頭換面”,而是以專業眼光、專業水準,邁向“標準化道路”。按照“規劃先行,統籌推進,分步實施”的思路,灃西新城紮實推進標準化建設各項工作,開展標準化研究、成果發佈和貫標反饋,探索建立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標準化模式,進一步提升新城海綿城市標準化工作水準,切實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各項目上生根發芽。
組團隊 摸“家底”
成為試點地區以來,灃西新城第一時間成立以建設領域分管領導為組長的標準化推進辦公室,全面總結自身在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中取得的工程實踐成果,深刻剖析國內外城市化發展理念,分析其他各地在新型城鎮化標準化工作中的寶貴經驗,走訪調研新城涉及海綿城市領域的新型城鎮化工作推進相關部門。既縱覽“他山之石”,又摸清“自家本底”。
定框架 立標準
以國家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總框架為基礎,灃西新城在陜西省標準化研究院專家的指導下,緊密圍繞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目標,全面梳理新城新型城鎮化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標準和內部規範,從工作現狀和實際需求出發,構建起覆蓋全面、科學合理、層次分明的標準體系,明確標準明細表,涵蓋規劃設計、施工、運管、評價及基礎保障等6大領域,涉及推進要素上百項。
為實現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規範化、精細化,灃西新城以標準體系框架為指導,從標準科學研製入手,積極組織和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查漏補缺,全面完善標準體系文件。項目期間,參與編制國家標準2項,省級海綿城市系列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8項,以及內部規範19項,全面建立海綿城市建設標準體系。
勤宣貫 嚴落實
自2019年起,灃西新城以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驗收為契機,全面抓好宣標、貫標、修標工作,發佈省級標準4項,為陜西省海綿城市建設標準體系搭建貢獻了灃西智慧和力量,有力支持了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為進一步提高新城各部門標準化意識,加強標準化人才培養,增強執行標準的自覺性,灃西新城標準辦先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標準化宣貫培訓活動,累計培訓人數800人次。
與此同時,灃西新城嚴把關、細落實,將標準成果寫在試點建設的熱土上,貫徹落實于具體項目建設的每一個工序中。截止目前,已建成建築與小區356萬平方米,道路90余公里,公園綠地266.2萬平方米,防洪治理及灘面修復40公里。試點區域現狀年實測降雨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87.46%,地下水準均埋深較2013~2015年平均回升3.43米,有效改善了駁岸生態景觀及河道水環境品質,非傳統水資源高效利用,試點區域10處歷史易澇積澇點無積水産生,防洪安全達到國家標準,實現生態友好、綠色宜居、社會認可、人民滿意的良好建設效果。
建設新型城鎮化任重道遠,灃西新城將進一步對標國家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的目標和任務要求,強化標準實施與修正反饋,總結提煉灃西經驗,為標準引領和支撐新型城鎮化建設積累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通訊員 田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