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黃土地 傳承合陽民俗文化 ——老黨員史耀增的初心與堅守
來源:渭南日報  |  2021-04-09 17:14:25

紮根黃土地 傳承合陽民俗文化 ——老黨員史耀增的初心與堅守_fororder_df1707336bdb57379715f1f929698bf1_img_688_324_267_177

  在合陽縣坊鎮和陽村,有這麼一位老黨員,僅靠一輛自行車、一支筆、一本筆記本便勾畫出俯身基層研究當地民俗文化的大半生,他是全國著名的民俗文化專家——史耀增。

  4月7日,“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採訪團一行來到史耀增家中探望拜訪。今年76歲的史耀增已有49年黨齡。

  “當時我是村里民兵營的副營長,平日裏帶著大夥一起在工地上打壩。在我寫了28次入黨申請書和思想彙報後,終於得到了組織的批准。入黨那天晚上,大雪紛飛,工地周圍的探照燈照得壩面上一片光亮,就在那時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成為一名共産黨員。”説起自己的入黨經歷,老人仍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1962年,因家庭經濟困難,史耀增不得不放棄學業回家務農“。我從小喜歡文學寫作,雖然沒能完成作家夢想,卻在村裏與老人的交談中激發了我對家鄉民俗文化的興趣。”在農村勞動14年後,197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史耀增在西安學習後,進入合陽縣文化館工作,從此開啟了他的民俗文化研究之路。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在史耀增眾多書籍作品的扉頁上都寫有這句他喜歡的詩句。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史耀增便紮根合陽民間,四十多年如一日,無數次隻身騎著一輛自行車往返于合陽的山山水水,踏遍了合陽每一個村莊,用百餘本筆記記錄了每一個村莊已經消失和正在消失的民俗風情,對合陽民間傳統文化進行深度挖掘整理,廣泛宣傳。

  交談中,史耀增看著院子裏停靠的車子,眼神裏流露出不捨“,這是我的第4輛自行車了,前面的都騎壞了。我喜歡騎自行車,走村路方便不説,也能拉近和群眾之間的距離方便採訪。現在年齡大了,腿腳不行了騎不了……”其實早在2005年8月史耀增便已退休,但因為難以割捨對這份事業的熱愛,他一直堅持騎自行車深入村莊走訪調研,直到前兩年因膝蓋受損才真正退居“二線”,在家中工作。

  在史耀增的努力下,多年來,他帶頭挖掘並搶救合陽跳戲、東雷上鑼鼓,宣傳合陽提線木偶戲、合陽面花、合陽紙塑窗花等一批體現合陽地方特色,但卻瀕臨失傳的傳統民俗文化。他採訪宣傳過眾多深藏民間的傳統藝人,並先後輔導馬篤學、馬正傑、黨中信等數十位民間藝人,帶領他們參加全國、全省各種大型文化展演及展示活動,榮獲了百餘項榮譽和獎勵,使合陽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得以保存和發展。同時,他也是合陽縣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處女泉最早探訪者、成立景區倡導者之一。

  從1986年開始,史耀增先後撰寫《渭北農民的陽剛之美》《也説東雷上鑼鼓的“蠻”》等論文30余篇,撰寫發表了300余篇文化散文,許多專家學者通過他的文章第一次了解到合陽民俗文化的豐富多彩,也吸引了全國各大院校專家學者前來合陽采風。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合陽民俗文化就像一座寶庫,但現在有很多優秀民俗文化正在逐漸消失或者已經消失。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熱愛、理解這些前人留下的寶貝,並加入到這份文化事業的建設中。也希望政府和民間兩股力量擰成一股勁兒,大家一起把合陽民俗文化這把‘火’燒得更旺!”對於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史耀增希冀道。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