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政協委員李和平:夯實公共衛生基礎 構建“醫防融合”新模式
來源:群眾新聞網  |  2021-04-15 08:40:33

  4月13日上午,榆林市政協四屆六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大會舉行。市政協委員、民革榆林市委會主委、市中醫醫院院長李和平代表榆林民革作了《夯實公共衛生基礎,構建“醫防融合”新模式》的發言。

(轉載)榆林市政協委員李和平:夯實公共衛生基礎 構建“醫防融合”新模式

  李和平説,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全球公共衛生提出了極大的考驗。我們在疫情防控時,也暴露出公衛體系建設的一些短板和不足。

  李和平指出,在“十四五”期間,迫切需要在公共衛生的體系建設、服務管理、醫防融合、人才培養、應急救治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夯實公共衛生基礎,積極構建“醫防融合”健康管理的新模式。

  對此,李和平提出具體建議:一是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嚴格按照《榆林市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的要求,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推進市三院(市傳染病院)新建項目,加強市、縣疾控機構的現代化、標準化建設,以全市疾控系統、綜合醫院為重點,以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建設成覆蓋全市、功能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二是優化公共衛生管理體制。借鑒湖北、福建三明疾控體系的改革經驗,整合組建我市的“大疾控”體系,在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推行“公共衛生總師”制度,在疾控機構設立公共衛生首席專家特設崗位。同時,暢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疾控機構協調渠道,探索“疾控中心主任兼任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班子成員”的管理模式。

  三是創新醫療協作管理機制。以市縣鄉影像、檢驗、病理、智慧中醫、應急響應、心電等中心為載體,打破醫防分工和界線,建立疾控機構與醫療機構工作銜接聯動、服務整合連續、人員柔性流動等協作管理機制,實現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推進區域醫聯體、醫共體和分級診療,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整體效能,把榆林建設成為陜、甘、寧、蒙、晉接壤區最具影響力的醫療衛生中心。

  四是健全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增強早期預警能力是健全公共衛生體系的當務之急,需進一步完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系統,拓展專業、社會、部門的信息報告渠道,全面提升監測預警、風險評估、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檢驗檢測和應急處置等5種能力。健全公共衛生快速反應體系,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的研判、評估、決策、防控的協同機制,提高重大公共衛生風險的發現、報告、預警、響應、處置的能力。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推廣中醫藥防治慢性病、傳染病等適宜技術和方法,完善中醫藥參與公共衛生的機制和體制。

  五是加大人才引進激勵力度。加強基層公共衛生人才,尤其是全科醫生的培養,降低全科醫生的準入門檻,放寬入職入編渠道,對於優秀村醫、社會流散醫技人員,經考核合格後,直接錄用到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建立保障與激勵相結合的運行新機制,允許公共衛生單位開展有償服務,所得收入扣除成本後,按照“兩個允許”政策,進行績效分配,以提高公共衛生從業人員的待遇。(民革榆林市委會)

編輯:王菲
“‘雲上解碼幸福中國’——外媒記者雲參訪”系列活動之西安國際推介日_fororder_871c824428f68095bda481ffe3c6a9e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