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日,曾患顱咽管瘤的陜西寶雞籍患者柯女士(化名)又一次來到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復查,檢查結果一切良好。一年前,唐都醫院同時採用神經內鏡下鼻內打結術與交叉強化硬膜修補術兩種創新技術,成功為其切除腫瘤。據科技查新,兩種技術均為世界首創。
查新報告
據衡立君介紹,目前對於顱咽管瘤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除傳統開顱手術,隨著神經內鏡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各大醫療中心陸續開展神經內鏡經鼻切除顱咽管瘤,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逐步得到證實。神經內鏡經鼻顱底手術創傷小,且頭面部沒有任何手術切口,術後恢復快。常規操作是使用高速磨鑽“粉碎”局部顱底形成骨窗,使用手術器械進入病灶部位進行腫瘤切除。經過3小時手術,柯女士顱內腫瘤被最大限度切除。術後第二天,柯女士手術前的視力障礙及頭疼症狀明顯緩解;第三天可以自主坐起,並正常飲食;術後五天即下床自由活動,並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據了解,顱咽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發病率約佔顱內腫瘤的2%-5%,是少數會産生嚴重臨床症狀的易復發腫瘤。腫瘤一般生長在鞍區,隨著瘤體逐漸增大,將導致患者視神經受壓、視力下降、內分泌紊亂,更嚴重者將出現腦積水,造成記憶力和智力減退等,應及早進行手術治療。兩項新技術的研發,為垂體腺瘤、顱咽管瘤、脊索瘤等顱底病變術中硬膜缺損重建,帶來了新的思路。(文/圖 紀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