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文物局、共青團陜西省委、陜西省婦女聯合會主辦,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和清華附中秦漢學校聯合承辦的“記憶與榮光——傳承優秀文化 踐行時代精神”第二場宣講活動走進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秦漢學校,主題宣講、詩朗誦、歌曲舞蹈等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省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賈強在致辭中希望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與清華附中秦漢學校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在以往友好交流互動的基礎上,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合作機制,也希望各文博單位將我們的“記憶與榮光”優秀文化進學校、進軍營、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機關“六進入”系列活動持續推進,越做越好。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秦漢學校校長徐海鷹表示,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了在這片有著上億年的黃土沉積的土地上所孕育的民族歷史和民族精神,明白為什麼我們的民族稱為“漢族”,我們的民族服飾稱“漢服”,我們的民族語言稱“漢語”,理解“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讓每一位同學都具有國際視野、本土情懷,擁有一顆“中國心”。
隨後西安外事學院漢服社帶來古箏合奏《盛世國樂》,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進行《漢俑、漢服、漢禮》歷史文物宣講、演示《穿漢服學漢禮》品牌教育活動,秦漢學校學生朗誦《少年中國説》,全國道德模範呼秀珍代表省婦聯做“傳承優良家風”主題宣講,園丁志願服務隊帶來詩朗誦《五陵原新賦》,西安武警工程大學學生表演舞蹈《勢不可擋》,最後秦漢學校學生與參加活動的領導和來賓合唱《唱支山歌給黨聽》,“傳承優秀文化 踐行時代精神”第二場宣講活動在動聽的歌聲中告一段落。
記憶與榮光系列活動的舉辦,是為了發揮全省文博單位行業特色和資源優勢,做好以廣大在校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政治引領和愛國主義教育,培育公眾良好道德品質和理想信念的積極實踐。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和清華附中秦漢學校作為秦漢新城區域內有重要影響的文化教育機構,雙方在諸多方面都有著廣泛而深入合作,博物館與學校深度融合,已成為傳承優秀文化,踐行時代精神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