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各區黨史學習教育方式“創新”又“走心”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6-01 15:49:21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陜西各地自覺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高標準高品質謀劃推進各項工作。6月1日,在西安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系列新聞發佈會上,未央區、新城區分別圍繞黨史學習教育進行了介紹。

西安各區黨史學習教育“創新”又“走心”_fororder_圖片11

  發佈會現場 攝影 屈宏偉

  辦實“三個課堂”、抓好“兩級宣傳”、打造“七大品牌”

  西安市未央區委書記楊建強表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未央區結合區域實際,圍繞“學深悟透、做出特色、走在前列”思路,重點從辦實“三個課堂”、抓好“兩級宣傳”、打造“七大品牌”3個方面,一體推進“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辦實“三個課堂”,在入腦入心上下功夫。未央區在抓好黨委中心組固定日學習的基礎上,通過黨史講堂、實地體悟、情景體驗等多種方式,線下線上齊發力,讓黨史學習教育更“鮮活”;開辦“未央大講堂”,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講黨史,目前已開辦專題講座4期;探索“移動課堂”,組織全體區級領導到交大西遷博物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實地感悟“西遷精神”;創建“融媒課堂”,在“長樂未央”公眾號開設“黨史雲書屋”和“黨史人物”兩個學習模組,通過“求是學堂”“黨史百年天天學”專欄推送黨史學習內容92期,引導黨員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

  抓好“兩級宣傳”,在營造氛圍上下功夫。一方面,未央區打造專業宣講團隊,組建區委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志願服務隊、“堂前燕”常態化宣講團3支隊伍,深入基層開展主題宣講活動400余場;豐富黨史宣講載體,圍繞喜迎建黨100週年主題,組織開展百位書記談初心、百名黨員誦經典、百名先鋒樹模範、百幅丹青繪未央、百部影片進社區、百場演出聚民心、百個家庭看變遷的“七個一百”活動,廣泛開展學黨史主題演講比賽,積極營造愛黨愛國濃厚氛圍。目前,已徵集書畫作品200余幅,放映紅色影片98場,開展群眾展演300場次。另一方面,未央區按照“一街道一特色”,探索推出屋檐下的黨史分享會、紅色家書誦讀會、黨史故事我來講等載體,以剪紙、戲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打造“七大品牌”,在惠民利民上下功夫。在紮實辦好10方面重點民生實事的基礎上,著眼常態長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未央區集中推出一批為民服務特色項目,著力打造“未央520 民呼我必行”黨建服務、“1+10+N”城市三級黨群服務、“十五分鐘服務圈”、市域社會治理“323”機制、“中心+驛站+居家”養老模式、“彩虹關懷”人員定期走訪、“小蜜蜂”志願服務等七大服務品牌,更有針對性解決群眾困難,不斷提升未央區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創新黨史學習教育載體 開展“一十百千萬”實踐活動

  西安市新城區委書記仵江表示,新城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創新一個載體、用好兩個陣地、抓實三種方式、做到四個結合,尤其是創新開展了以“一部黨史守初心、十項活動頌黨恩、百個典型作表率、千名幹部下基層、萬件實事聚民心”為主要內容的“一十百千萬”實踐活動。

  在千名幹部下基層方面,圍繞進一步密切人民群眾的關係,走好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讓人民群眾感受黨的政策的溫暖,新城區建立“服務員+院長+警長”長效機制,全區868名副科級以上“服務員”和804名“警長”,進一步做好服務,深入一線、沉到院落,實現“院長吹哨、幹部報到”。

  在萬件實事聚民心方面,未央區號召全區14000余名黨員,每人至少為群眾辦1件實事。截至目前,全區黨員幹部為群眾辦實事4375件,其中貫徹新發展理念、保障基本民生需求類3661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類75件,深化政務服務改革便民利民、提高基層治理能力類639件,這些一件件實事,不僅暖了群眾的心,也增強了幹部的自信心,把實事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