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飽不足邁進全面小康 西安市藍田縣譜寫跨越發展的壯麗篇章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6-08 17:00:39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608161213

藍田縣委書記林梅介紹藍田縣的發展成就和奮鬥歷程 攝影 屈宏偉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6月8日,西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系列新聞發佈會。會上,西安市藍田縣委書記林梅介紹藍田縣的發展成就和奮鬥歷程。據介紹,西安市藍田縣作為西安市唯一的革命老區,百年來,紅色血脈一直賡續傳承,西安市藍田縣經受血與火的洗禮,留下了先烈的閃光足跡。百年來,藍田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從封閉落後走向文明進步,從溫飽不足邁進全面小康,譜寫了跨越發展的壯麗篇章。

  發展動能越來越強勁

  林梅介紹,近五年,西安市藍田縣累計實施重大項目566個,完成投資428億元,2021年省市重點項目數量及投資額較2020年分別增長85.71%和182.97%;三元科技創新園將引領先進製造業提檔升級,電子商務産業園將為電商企業提供優質環境和時尚服務,韻達西北快遞電商總部、中通快遞集團西北總部等龍頭企業雲集西安市藍田縣;西安通用機場、外環高速、西十高鐵,使西安市藍田縣成為物流樞紐地;政府打造環境、社會資本與村集體合作的“美麗鄉村+民宿經濟+綠色農業”模式不斷成熟,西安市藍田縣被評為“2020年度中國最值得投資的民宿區域”“陜西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綠色果蔬、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産業加速成勢,大西安“菜籃子”“果籃子”地位更加鮮明。

  生態價值越來越凸顯

  西安市藍田縣打好“秦嶺保衛戰”,全天候監管保護,確保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森林覆蓋率達54.6%;實施40余公里的全域治水、“三河一山”綠道和16.5公里的灞河大道項目,成為區域的生態廊道、産業廊道、幸福廊道、美麗廊道;在西安市首家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焚燒發電廠、污泥處理廠,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場等投入運行;縣2020年空氣優良天數達292天,空氣綜合指數及優良天數穩居西安市第一。

  城鄉面貌越來越靚麗

  西安市藍田縣實施縣城“更新、擴容、提質”戰略,建設安置小區,改造70個老舊小區,整治背街小巷,完成線纜落地,市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沿灞河兩岸佈局一批集文化體育、民宿住宅、健康養老于一體的康養項目,山水生態新城高位起步;全域開展無垃圾、無雜物清潔行動,清潔村莊、美麗村莊覆蓋率100%;集中建設2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每週打擂臺比成績,打造未來鄉村藍田樣板區。

  百姓生活越來越幸福

  林梅表示,西安市藍田縣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貫穿工作全過程各領域,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西安市藍田縣脫貧攻堅三年任務高品質完成,榮獲陜西省優秀等次;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驗收陜西省第一,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藍田縣人民醫院搬遷項目建成投用,並啟動縣婦計中心門診綜合大樓建設、縣中醫醫院搬遷項目,衛生健康保障體系更加完善;“楓橋+鄉約”警務模式榮獲陜西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兩代表一委員”和群眾滿意度位居西安市前列。

  百姓生活越來越幸福

  西安市藍田縣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邀請20余名專家教授來藍田授課,組織科級以上幹部500余人次外出觀摩培訓,召開抓黨建促脫貧現場會、人居環境考核評比會、美麗鄉村示範村擂臺賽;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均在西安市率先完成,被評為陜西省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先進縣;立硬茬選拔勇於擔當、敢於負責、實績突出的幹部,下硬手調整不願擔當、不善作為的幹部,“三項機制”滿意度居西安市前列;以“忠誠擔當務實創新高效一流”為主題加強幹部作風建設,落實“七要七不要”要求,開展“庸懶散慢虛粗”整治,建立“督考合一”制度,黨員幹部群眾士氣高漲,人人都盼家鄉好、人人都想多幹事。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們著力在內容、形式、方法上守正創新、務求實效,制定‘六個一’學習教育計劃,充分利用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紀念館、汪鋒故居紀念館等紅色資源開展現場教育,策劃組織黨史誦讀等‘十個一’系列主題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我們將學好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著力建設‘五有六好五示範’的綠色藍田、幸福家園,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週年。”林梅補充道。(文 陳鏘)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