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紅色美麗村莊】點燃“紅色”引擎 綏德薛家渠村變化喜人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6-15 13:56:06

【走進紅色美麗鄉村】點燃“紅色”引擎 綏德薛家渠村變化喜人_fororder_圖片80

薛家渠村一隅 攝影 吳宇婷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吳宇婷):位於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的薛家渠村,曾是中共中央西北局駐地,著名的“義合會議”(又稱“陽灣會議”)就在村子對面的陽灣空地裏召開。隨著時代的推進,偏僻的位置、貧瘠的土地等因素制約著當地的發展。

【走進紅色美麗鄉村】點燃“紅色”引擎 綏德薛家渠村變化喜人_fororder_圖片81

“義合會議”舊址 攝影 吳宇婷

  近年來,薛家渠村以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為契機,結合鄉村振興,大力發展養殖、勞務輸出、光伏産業、鄉村旅遊等産業,薛家渠村走上了一條“紅綠融合”發展的新路子,不少貧瘠土地開始“生金”,村民的生活也正隨之悄然改變。

  “政府免費給我們把老院子修起來,我們也無償把院子借給村裏發展民宿産業!”薛家渠村一處宅院的主人霍雲章説道。霍雲章介紹,他們霍家共有三個老宅院,都是傳統的陜北民居,建築保存基本完好,窯洞裏還有一些老式的傢具也很完整,因為他們這些年都在榆林工作生活,家裏的老宅也逐漸失去了往日的熱鬧。這次村裏發展紅色旅遊,提出修復古宅,併發展民宿,吸引遊客走進薛家渠,吃住遊一體,讓霍雲章家非常高興,於是他們把自家的老宅貢獻出來,政府負責修復,供村裏發展民宿産業。

  村裏農戶還利用發展紅色旅遊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不僅把自家的窯洞收拾一新,還把家裏的旱廁改成水衝廁所。看到這些變化,在外打工的人也回來了,村裏不僅給他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同時讓他們在民宿、學校維修改造等工程上務工。薛水準曾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年來靠著水電工的手藝維持生計,今年看到村裏搞紅色旅遊産業,他毅然放棄城裏的活計,回到村裏。村裏給他安排了保潔員的公益性崗位,另外還能在村裏的工程項目務工,增加收入,一年下來和城裏務工收入差不多。

  今年75歲的薛建剛2018年實現脫貧,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他將自家的院落、屋頂進行維修,並硬化了入戶道路,蓋了紅大門,總計獲得補貼7000多元。為了讓他晚年生活無憂,不僅給他安排了衛生監督員的崗位,還給他配股扶持,一年收入超過6000元。今年,村裏開辦的老年幸福院更是讓他開心的不得了,每天3元就能吃飽吃好。

【走進紅色美麗鄉村】點燃“紅色”引擎 綏德薛家渠村變化喜人_fororder_圖片82

紅色書屋 攝影 吳宇婷

  郝芝清今年58歲,2018年從村支部書記崗位上退下來。她44歲時,丈夫因病去世,一家三口的生活重擔壓在她一個人的身上,但是她並沒有因此消沉,臉上常有陽光,2011年還被選為村支部書記,帶領群眾修路架橋,還創辦了養羊合作社,為村裏十多家養羊戶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如今,她作為黨員志願者,管理本村的“紅色書屋”。在“紅色書屋”旁邊,是其兒子承包的一個小吃屋,沒事時還能給兒子幫幫忙。

  為了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薛家渠村還在義合鎮政府的幫助下,結合村裏閒置的荒山資源以及充足的日照條件,2018年薛家渠村建起了480KW光伏電站。一排排藍灰色的光伏板堆砌起錯落有致的“梯田”,在莽莽山坡上熠熠生輝,並源源不斷地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照亮群眾致富路。

【走進紅色美麗鄉村】點燃“紅色”引擎 綏德薛家渠村變化喜人_fororder_圖片83

光伏電站 攝影 吳宇婷

  “電站理論上每年可幫助村集體創收近50萬元,去年實際到帳70萬元。”談及村裏參與的光伏發電項目,36歲的薛家渠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小波感慨,“光伏發電確確實實給薛家渠村帶來了效益”。

  在薛家渠村,光伏發電創造的村集體經濟收入中,有80%用於村內建檔立卡貧困戶公益性崗位的工資支出,20%用於村內道路、水電等公益事業。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