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初夏時節,萬物生長。近日,天剛濛濛亮,家住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鬱林家園安置小區的曹霞霞像往常一樣,起床梳洗、準備早餐、收拾屋子、送孩子上學,然後準時準點到達家門口的農業園區,開啟“上班”模式。
曹霞霞上班的地方,不是普通的農業園區,而是橫山區專門為鬱林家園373戶1500多名搬遷群眾建設的後續産業園區。據了解,鬱林家園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位於橫山區城西南興豐村,距縣城中心2公里。2016年同步安置涉及全區所有鎮辦的搬遷群眾373戶1500人。為了讓這裡的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橫山區流轉遷入土地87畝,建設後續産業園區,優先吸納鬱林家園安置點易地搬遷戶就業,讓他們不只是搬出大山,而且能“搬”出幸福新生活。
“以前我家住的舊房子又偏又遠,想出門幹活可不方便了。自從搬到鬱林家園,我們不僅住進了新房,而且還能在家門口就找到活幹。在農業園,我每個月都有2000多元人民幣的收入,既不誤打工賺錢,還可以免費學到種植技術。等我技術學好了,我準備從這裡面承包幾個大棚自己種。”説起如今的幸福新生活,31歲的曹霞霞笑得合不攏嘴。
橫山區易地搬遷農業園區建於2020年,佔地面積87畝,總投資700多萬元人民幣,建成溫室大棚16座,拱棚2座,節水灌溉露天地約30畝。園區資産産權歸橫山區懷遠街道郭新莊社區所有,由橫山區鮮源優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租經營,優先吸納鬱林家園安置點易地搬遷戶就業。園區每年出租租金90%用於鬱林家園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373戶的産業發展和就業幫扶,10%用於救助特殊困難易地搬遷貧困戶。
走進園區內番茄溫棚裏,一株株番茄枝上挂滿紅果子,嬌艷欲滴,惹人垂涎,工人們正忙著採摘、分揀、裝箱,一副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年紀大了,出門打工沒人要。現在在家門口‘上班’,錢也掙了,人心裏也舒坦!”在這裡打工的搬遷戶宋丙成説。
“我們以帶貧益貧為經營出發點,堅持生産‘綠色、健康、有機、無公害’特色農産品,目前種有番茄、茄子、辣椒、黃瓜、西葫蘆等蔬菜品種,為提高産業特色和市場競爭力,我們還引進了草莓、火龍果等特色水果,打造觀光旅遊農業園區。”橫山區鮮源優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曹瑞介紹道。鬱林家園安置小區的搬遷戶還可以在園區裏低於市場批發價購買園內産品到農貿市場銷售,園區30畝露天土地可出租給搬遷戶種植蔬菜,帶動安置點群眾一起致富。
“我們採取‘社區+企業+易地搬遷戶’的經營模式,‘就業+工資’的利潤分配格局,優先吸納易地搬遷園區靈活就業,還免費給他們培訓設施農業種植技術,積極探索農業園區項目的帶貧長效機制,保障易地扶貧搬遷戶優先受益,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橫山區懷遠街道辦事處主任張海軍説。(文 訾雲 趙娜 張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