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剪紙,紅白相間、紋理細密、紋樣拙樸,散發出古老的民俗之美。將剪紙與現代體育項目相互融合,用流傳千年的古老技藝及樣式,剪出美觀大氣的現代體育項目符號,彰顯出一種古今交融的典雅之美。
近日,陜西省非遺産業促進會剛剛製作完成的《第十四屆全運會剪紙紀念冊》驚艷了所有業界專家的目光。這件為助力十四運會打造的紀念冊,在2021西安市旅遊商品大賽暨陜西省第七屆旅遊商品大賽西安地區選拔賽中,從350余件旅遊精品中脫穎而出,斬獲金獎和最佳人氣獎。
剪紙傳承人展示《第十四屆全運會剪紙紀念冊》作品 供圖 十四運會會西安市執委會
剪紙文化與體育賽事,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似乎很難找到契合點。但《第十四屆全運會剪紙紀念冊》將二者創造性地結合在一起。經過精心的設計與打造,剪紙特有的文化底蘊,與現代體育競技項目相結合,使得古老的剪紙藝術,也增添了幾分現代感與精緻感。
據介紹,陜西省《第十四屆全運會剪紙紀念冊》是第十四屆全運會官方特許商品,是為助力十四運會在西安舉行而創作設計的全運會主題紀念冊,它將全運會會徽、三十四項競技賽事圖標與陜西的山川名勝、風土人情融為一體。全省十余位剪紙技藝傳承人和民間藝術家,花費了半年時間設計成34幅剪紙。既展現了全運會的體育風采,又宣傳了陜西的歷史名勝和特色文化,表達了三秦人民祝福全運會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
這部紀念冊出品人、陜西省非遺産業促進會會長袁紅表示:“借著十四運會的東風,我們用陜西最具代表性的剪紙文化,呈現我們的山川美景、建築地標,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通過34幅剪紙畫卷去了解陜西和西安的風物,這是一本用陜西民間藝術展示陜西文化底蘊的宣傳冊。”
剪紙傳承人展示手工工藝作品 供圖 十四運會會西安市執委會
在這本紀念冊中,處處可見非遺傳承人的匠心,除了壺口瀑布、華山、寶塔山、長安八景、城墻之外,民俗文化中各種吉祥寓意的圖案紋樣,都被巧妙地嵌入其中,表達著對十四運會的美好祝福。代表每個競技體育項目的小人,更被設計得憨態可掬、生機勃勃。因此,在2021西安市旅遊商品大賽暨陜西省第七屆旅遊商品大賽西安地區選拔賽中,在網絡大眾投票與專家評審的嚴格審核中,這部剪紙紀念冊以絕對優勢拔得頭籌。
一些大型體育賽事活動的主辦方也看到了這個作品的潛力,非常認可剪紙紀念冊的品質、匠心與創意。未來,陜西剪紙藝術紀念冊有可能飛出陜西,走向更廣闊的平臺。
非遺技藝的力量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除了剪紙紀念冊之外,陜西省非遺産業促進會還組織鳳翔泥塑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胡新明、華縣皮影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汪天穩、宜君和安塞剪紙傳承人田雅莉、余澤玲、澄城刺繡傳承人王春莉等十余位國家級、省市級傳承人組成創作團隊,創作了皮影、泥塑、刺繡、土布等多種深受百姓喜愛的非遺特許商品走進十四運會。目前,數萬隻捶背虎、澄城刺繡等帶著濃郁陜西特色的産品,都被裝在精心設計的包裝禮盒裏,成為十四運會特許文創産品。
“從散落民間的非遺技藝到文創産品,背後是無數民間藝術家的努力和汗水。”袁紅表示。非遺産品只有打響品牌,才能賣得紅火,那些在鄉間的手藝人、留守婦女才能獲得更多收入,真正帶動一方水土的興旺,帶動鄉村經濟的振興與發展。(文 李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