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全民全運 西安大興醫院骨一科主任王延軍:為每個熱愛運動的人護航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8-26 18:44:56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2021年9月,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將在陜西舉辦。近年來,西安市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工作,在全市營造全民全運的濃厚氛圍,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運動的陣列之中。西安大興醫院骨一科主任王延軍表示,在開展運動之前,每個人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年齡、身體狀況等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計劃,保持正確的運動姿勢,儘量避免因運動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助力全民全運 西安大興醫院骨一科主任王延軍為每個熱愛運動的人護航_fororder_圖片14_副本

  工作中的西安大興醫院骨一科主任王延軍

  王延軍是個熱愛運動的人。踢足球、打羽毛球,王延軍都很擅長,這也是他選擇骨科後又開始鑽研運動損傷科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王延軍是個愛啃“硬骨頭”的人。2008年時,王延軍進入北京積水潭醫院進修,在這裡,王延軍接觸到了運動醫學領域裏關節鏡下的微創手術,並很快被這一技術所“俘獲”。“當時就是覺得很神奇也很有挑戰性。”王延軍回憶道。這一技術激發了他鑽研運動損傷科的決心。

  投入運動損傷科的“懷抱”後,王延軍對於骨科有了更為深入地了解,他開始希望幫助更多人認識這一學科,幫助更多患者準確地了解病症、對症下藥。每每在病區為患者做診療時,王延軍都會耐心細緻地向病患解疑答惑。針對常見的交叉韌帶的損傷、肩袖損傷、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等,王延軍會通過模型一遍遍為患者闡釋病因和解決方法,直到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所認知。

助力全民全運 西安大興醫院骨一科主任王延軍為每個熱愛運動的人護航_fororder_圖片15_副本

  王延軍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

  精研骨科領域20餘年,王延軍見識了大大小小各類手術,也自己處理過不少疑難病例。令王延軍印象較為深刻的是一例三關節置換術。患者彭女士已經73歲了,“不想給家裏添麻煩”的心理讓彭女士的病情一拖再拖,直到走路都成問題時,彭女士才從安康來到西安求醫。最終,檢查結果顯示彭女士患有雙膝骨性關節炎(IV期)、右膝關節脫位、左側股骨頭壞死、左髖關節炎,關節置換這一治療方法很容易確認,但如何讓關節置換後患者依舊可以行動自如、猶如天生是個難題。為了做好這臺手術,王延軍帶領團隊與西安大興醫院多個科室展開溝通,進行了長達兩周的術前準備。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歷了手術臺上七個小時的連續“作戰”,這臺艱難的三關節置換術完成了。在術後三個月的修復期內,王延軍仍與彭女士保持著線上聯繫,對彭女士的術後康復進行“線上”指導。如今彭女士,已經基本實現了“自如行走”的目標。

  王延軍表示,正是一個個諸如彭女士之類的案例,讓他對於自己的職業有了一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與成就感。患者的認可也成了他在醫學這條道路上堅持不懈地研究、奮進的動力。

  王延軍是個不滿足於現狀的人。多次的學習交流讓他意識到在骨科領域、在運動醫學領域還有很多先進的技術需要去學習、去鑽研。他説:“醫生就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鑽研的行業,如果不能及時掌握先進的診療方式,那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是對病患的不負責。”本著這樣一個理念,王延軍在各類學術會議上不斷汲取先進經驗、外出學習進修,時刻保持著對先進醫療技術的探索與了解。同時,作為一科主任,王延軍還鼓勵科室人員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探索鑽研,派出人員外出學習康復醫學的理念和骨科的前沿技術,為西安大興醫院骨科發展貢獻力量。

  王延軍説:“醫療其實就是一門技術,有了高超的技術就有了信心,更有了為患者排憂解難的底氣。”從某種角度來説,王延軍更像是一個個兢兢業業的溫暖的“手藝人”,始終走在追求更高技藝的道路上,為了讓患者獲得更加優質的診療服務而不斷努力。(文/圖 馬琪)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