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阿裏社區電商數字賦能大荔冬棗冷鏈直送全國社區
大荔縣安仁鎮成為阿裡巴巴MMC直採集地。
大荔冬棗阿裏MMC直採基地分選現場。
西部網訊(記者 石永波)9月2日,陜西大荔縣冬棗主産地安仁鎮政府與阿裡巴巴社區電商事業群(MMC)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攜手擴大“大荔冬棗”在全國的銷售渠道,以銷優産,以産業帶動鄉村振興。
渭北平原的大荔縣,是中國棗鄉,出産的冬棗肉細嫩、味香甜、汁水多,入選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農産品品牌”名單,連續6年躋身“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20強”。當前,大荔縣冬棗栽植面積已達42萬畝,其中設施大棚40萬畝,産值突破60億元。冬棗産業已成為大荔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産業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産業。
從露天種植到鋼架棉被大棚 種植方式的轉變助農增收
近日,安仁鎮飄起連陰雨,按説這種天氣裏人們應該待在家裏休息,但冬棗果農們不一樣,紛紛打起雨傘往大棚裏走去。
“這個時候棚子裏面可比外面這悶熱的雨涼快多嘍!”徐立坤、余紅女夫婦2013年起種植冬棗,至今已有八年,一年到頭都在伺候地裏的金果果。即便下雨,他們也要趕到大棚裏,掐芽子、摘棗尖、割樹枝、梳壞棗,好好的忙活一番。
十幾年前,下雨還能在地裏照料棗樹?那是不敢想像的。大荔縣冬棗産業最初發展時,果農們的冬棗樹普遍都是露天種植,但這種植方法屬於“靠天吃飯”。“一下雨棗子全裂開,我們整年的收入可能就打水漂了”,徐立坤回憶早年種植冬棗時,難免心酸。
有困難就要解決。為了提高冬棗的産量、品質,大荔縣邀請農業專家對冬棗種植技術升級,從露天種植變為冷棚種植,又從冷棚種植升級為日光溫室種植,再到如今的鋼架棉棚種植。改良了技術,不光品質有保障,冬棗上市季節也從原來的10月中旬提前到5月中下旬,冬棗身價蹭蹭上漲。
徐立坤、余紅女夫婦看到大棚冬棗所帶來的致富希望,承包了村子裏的十畝地,也搭起鋼架棉棚。付出總會有收穫,經過悉心照料,夫婦倆所投入的四十萬元在當年就收回成本。“我這一畝棚現在保底是三萬元,還有幾畝棚每年是直接承包給商超,一齣棗人家就拉走了”。徐立坤觀察到,今年社區電商帶把大荔冬棗帶向了更大的市場,越來越多人喜歡上這甜甜的小果子。
安仁鎮紅星村棗農馬平錄告訴記者,他種植冬棗已經20多年了,見證著冬棗種植方式一步步的升級,現在,他的18畝棗園既有鋼架棉被棚的,有冷棚的,還有露天的,拉長了上市時間,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去年的純利潤近20萬元。
“最早上市的冬棗可以賣到一二百元一斤,我鋼架棉被棚的冬棗今年7月份就上市了,一斤可以賣到15-18元,下來一個棚就收入七八萬元。”馬平錄説,這幾年冬棗市場需求旺盛,消費者對高品質冬棗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他現在都是採用無公害種植模式,不打農藥, 少用化肥,供不應求。
大荔冬棗豐收。
冬棗豐收,安仁鎮紅星村棗農馬平錄喜上眉梢。
985高材生紮根小鎮 建起標準化優質冬棗流水生産線
今年才28歲的張超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別看他個頭不高,但是目前其所屬公司的標準化冬棗生産流水線,就是在他一手主導下完成的。去年6月剛來到安仁鎮時,他們公司的工廠才剛剛蓋起來,冬棗生産的設施設備都還沒有,工藝流程、生産制度、人員安排等幾乎是一片空白。
“當時人員很混雜,就是一個人要做很多活,收棗的不僅要分揀,分揀的還要搞包裝,包裝之後運輸還要承擔起來。”這種一人多職的現象既不符合現代化工業流水生産線,張超到來之後首先建生産制度,安排“專人做專事”,並且積極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用網上的話就是一頓操作猛如虎,現在我們公司的生産設備用的是最先進的,而且這套設備是符合冬棗出口資質,生産出來的冬棗可以出口到國外。”
在張超心目中未來大荔冬棗産業應該實現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因為冬棗産業一齣名,全國其他省市很多地方都開始種植,大荔縣的冬棗如果想保持領先地位必須保持好的品質。“我們的冬棗特點就是脆甜、肉多、無渣,保持好這樣的産品品質,標準化生産,然後規模化種植提高産量,最後做自己的專屬品牌,打響自己的口碑,大荔冬棗才能一直保持暢銷”。
“果賤傷農”曾一直是水果産業避不開的話題,張超所做的工作就是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過去,果農的冬棗需要先經過客商的手轉到一二級批發商再轉到商超才能到消費者手中,“我的工作就是服務商,我們從果農手裏把棗子收購後放入倉庫,最後直接進入社區電商,當天上午收棗第二天顧客就可以吃到新鮮的冬棗,品質提升,最終帶來的是果農的收入提高。
現代化的大荔冬棗分選線。
大荔冬棗搭上阿裏社區電商快車 以銷優産助力提升産業價值
今年,大荔冬棗搭上了阿裏社區電商快車,把優質冬棗通過冷鏈物流快速送到千家萬戶的果盤裏,讓消費者享受更新鮮的滋味。據了解,8月下旬在阿裏MMC事業群旗下盒馬集市上線的大荔冬棗,2萬斤冬棗一上架就銷售一空。
“阿裏社區電商的優勢在於聚合確定性的需求撬動確定性的供給,從而推動優質農産品規模化、高品質上行。目前大荔的優質冬棗已銷往12個省、市、自治區,物優價好的冬棗得到了消費者好評。”阿裡巴巴社區電商事業群陜西區域商品運營負責人劉楠表示,該平臺預計9月份的大荔冬棗銷量達到10萬斤,未來還將繼續拓展。據測算,今年大荔冬棗産值將再創新高。
大荔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穆永峰表示,此次簽約是對大荔冬棗産品的信任也是對品牌價值的肯定,雙方深度合作下,大荔冬棗一定能增銷量、優品質。他説,安仁鎮一直在思考如何從傳統果木種植向現代農業進行轉型,走融合發展、轉型跨越的新思路,希望借助阿裏社區電商加速實現。
記者了解到,雙方簽約後,還將利用數字化技術與農戶、經銷商形成産銷一體化合作機制;通過發揮阿裡巴巴數字化産地倉及數字農業基地等綜合優勢,從農業“最先一公里”著手,深度經營以健康産業為主題的綠色食品産業鏈,把冬棗種植做成“産業+文化+旅遊”的現代田園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