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涉及這六大任務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9-08 18:08:08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9月8日上午,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佈會,陜西省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省水利廳副廳長白凡,陜西省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省應急管理廳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處處長李虎平,陜西省住建廳工程品質安全監管處處長金冀 ,陜西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副處長李濤出席,介紹陜西省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有關情況。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陜西開展六項重點任務_fororder_IMG_0539

  新聞發佈會現場

  陜西省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省水利廳副廳長白凡介紹道,陜西省是一個多災、易災、重災的省份,“十三五”以來,全省平均每年發生各類自然災害400余次,造成509萬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和失蹤35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0億元。2021年以來(截至8月31日),受災人口已達442.48萬人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6.07億元。

  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不僅可以摸清自然災害風險底數、查清隱患所在、查準重點區域抗災能力、核實災害設防標準、科學評估區域災害綜合風險水準,還能在未來面對頻發的強對流災害事件時,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理,有力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為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佈局提供科學依據。

  據了解,本次普查的目標是摸清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抗災能力,客觀認識各地災害綜合風險水準,為各級政府有效開展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工作、切實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權威的災害風險信息和科學決策依據。此次普查主要任務包括調查全省地震、地質、氣象、水旱、森林和草原火災等主要自然災害的風險要素及其危險性信息,開展單災種危險性評估;採集房屋建築、交通設施、公共服務系統等承災體的災害屬性信息和空間信息;收集全省各縣級自1978年以來的歷史災害信息(其中,重大歷史災害信息需自1949年起);對各級政府部門、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和企事業單位、居民等基層防災減災水準進行調查並評估;對各主要災種易發區內的建築物、基礎設施、重大工程等重點隱患進行調查並評估;開展主要自然災害風險的多尺度評估,編制各級綜合風險區劃圖和防治區劃圖,提出區域綜合防治對策共計六項任務。(文/圖 周茜雯)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