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來,西安市碑林區認真落實西安市委“民有所呼、我有所行”五大提升工程部署要求,聚焦提升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以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撐、社會化參與為目標,著力打通基層治理和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
做實網格化管理 連結“最後一公里”
通過建成全區社會治理全科網格管理系統,碑林區以綜治視聯網作為遠程指揮調度手段,集“發現問題、流轉交辦、協調聯動、研判預警、督查考核”等為一體,建立分層分級響應處置機制,實現區、街道、社區服務管理互聯互通。
此外,碑林區進一步完善社區黨組織、網格黨小組、樓棟黨員中心戶“三級組織體系”,發揮全區383個網格、2298名專兼職網格員作用,建立健全網格事項流轉處置工作機制,基本實現了“大事不出網、小事不出格”;積極推行“居民小組自管”模式,號召居民“動動手打掃門前衛生,動動嘴守好院落門戶,跑跑腿看看鄰家老人”,在轄區範圍內形成了“鄰裡守望、文明互助”的居民自治模式。
做新信息化支撐 激活“治理新活力”
碑林區積極推進“一網一線一碼一平臺”建設,在33個社區研發“智慧雲”系統,用“多終端+大後臺+大數據”整合社區資源,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實施“紅色便民WIFI”全覆蓋工程,在全區98個社區黨組織活動場所接入寬頻,免費向全體黨員幹部群眾開放,方便群眾“線上辦事”;圍繞辦事“去哪辦”“怎麼辦”,推出“碑林智慧政務標準化引導平臺”,開設政務公開、辦事指南、生命樹等12個服務專區以及1個政務區域地圖,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6.47%。
做細社會化參與 實現“服務全方位”
碑林區通過大力推進“社會組織進社區、黨建引領微治理”,鼓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孵化“愛心169公益服務中心”“摯愛家庭家政服務中心”等優秀社會組織20余家。
圍繞黨建引領、婚姻文化、社區建設、公益慈善等內容,碑林區實施公益創投立項項目15個,推動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更加精準。
通過發揮居民群眾自治主體功能,碑林區開展了社區治理“積分制+”管理工作,激發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積極推動養老服務多元化發展,積極打造“區、街、居”三級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拓展社區養老服務站的服務功能。(供稿 碑林區委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