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這裡,有億萬年;我,在這裡,只一瞬間;你的億萬年,給了我美好的一瞬間;我的一瞬間,成了你永恒的億萬年。”靖邊波浪谷景區建設親歷者王艷兵是個外鄉人,然而,他對丹霞的熱愛早已如癡如醉,這首哲理小詩便是他對大美丹霞的深情告白,他熟悉丹霞的角角落落,並與同事們合議為丹霞確名,“同心臺”“拾光臺”“回首橋”“回音壁”……一個個寫意的名字訴説了一幕幕丹霞盛景,擁有大美丹霞的靖邊波浪谷景區在他的見證下馳名中外。
白娜正在剁蕎面
“中華名小吃”“陜西名小吃”“陜北名小吃”“地方特色名優小吃”……喬溝灣老婆風乾羊肉剁蕎面日漸成為“網紅”美食,也成為了靖邊的一張亮麗名片。
喬溝灣老婆風乾羊肉剁蕎面與眾不同的魅力在於主人對原料品質的精挑細選,對傳統烹飪手法的繼承與創新,對原材料營養的嚴格保證,以及對美食視覺效果的精細追求。喬溝灣老婆風乾羊肉剁蕎麵店的小主人白娜日日在此忙碌,手起刀落間演繹了剁蕎面這一傳統民間美食的出爐過程,而她的父親白建軍,則可以細數風乾羊肉從選肉到風乾再到上桌的各種講究,傳統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勞模牛玉琴林場成“網紅”打卡地
1985年春天,靖邊縣出臺了將荒沙承包到戶的政策,牛玉琴和丈夫張加旺期盼多年的心願終於落了地,喜不自勝。在政策的支持下,躊躇滿志的夫婦二人走上了漫漫治沙路。但無情的病魔還是奪走了張加旺年輕寶貴的生命,丈夫帶著他未了的心願走了,牛玉琴擦乾眼淚繼續揮動鐵楸植樹造林,她相信,林在愛就在,那一棵棵隨風擺動的樹苗,既承載著丈夫對她的殷殷期盼,也寄託著她對丈夫的深深眷戀。“我的這個鈴鐺,是當年老頭子送我的結婚禮物,我一直戴著,這比你們現在年輕人戴的鑽戒要金貴多了。”勞模牛玉琴的愛情佳話讓知情者落淚,令聽者動容。
早在2020年12月31日,首列“榆西歐”國際貨運班列從靖邊現代綜合物流園始發。該班列滿載42個集裝箱,裝有化工品、零配件、輕工百貨等商品,于一天后抵達西安港集結中轉,並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發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白俄羅斯(明斯克)等中亞、歐洲主要站點城市,實現8天到中亞、13天抵達歐洲。
駐靖企業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煤、油、氣為原料,年生産120萬噸聚烯烴,180萬噸甲醇、60萬噸甲醇制烯烴、150萬噸渣油催化熱裂解,擁有全球首套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採用14項國內外先進技術,具有“煤油氣結合、碳氫互補、物料綜合利用”和污水“零排放”顯著特點。
農民喜迎豐收
東坑鎮是中國高寒冷涼蔬菜的黃金産區,是西北地區較大的蔬菜種植地,全鎮僅蔬菜種植面積就達10.5萬畝,有萬餘戶農民種蔬菜,全年蔬菜、馬鈴薯等經濟作物銷售總額達10億元以上。該鎮建成蔬菜保鮮庫35處,各類合作社、蔬菜代辦點、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88家,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將全鎮的蔬菜銷往全國各地及遠銷東南亞等國。蔬菜重鎮車水馬龍的忙碌場景也成了各大媒體爭相取景的“網紅”打卡地。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把大刀呢,就是白文煥先生曾經用過的牛耳大刀,先生就是用這把牛耳大刀,豎起了哥老會的大旗,走江湖闖天下,率領民眾反對君憲擁護共和,在辛亥革命中衝鋒陷陣鬧世事,殺出了一條反封建反買辦的血路。”在鎮靖鎮白文煥紀念館,鄉鎮幹部張甜甜為前來參觀的遊客細數了白文煥先生愛國為民的一生業績。紀念館旁,白文煥先生的孫子白克雲選擇了重歸故里的方式守望著老先生昔日在靖的光輝歲月,新老交替,歷史脈絡日漸清晰,光陰歲月似乎也在此定格。
小河革命舊址
靖邊跑驢、霸王鞭在三邊民俗文化園精彩上演,靖邊縣文化館演員們在雨中呈現的視覺非遺文化盛宴令人激動。靖邊縣委宣傳部的“顏值擔當們”在前往青陽岔中共中央駐地舊址、小河革命舊址的途中高唱《歌唱祖國》《打靶歸來》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紅歌。嘹亮的歌聲展現了靖邊縣委宣傳部昂揚向上、風清氣正的精神風貌。
艷陽高照的一天,靖邊縣龍圖書院餘音繞梁,書法、繪畫咖們齊聚一堂,以筆會友,書香靖邊在此逐一呈現。陜北説書、閱讀人群、農家小院、草灘濕地、旖旎風光……靖邊的過去、現在、未來,經濟、歷史、文化都是那麼如詩如畫。悉數那些被遺忘的、也被仰望的過去,撥開邊塞風沙,窺看它現今人間煙火下的動人模樣,遇見靖邊、認識靖邊、了解靖邊,便會愛上靖邊……(文 白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