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考古取得亮眼成績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9-30 10:10:45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吳宇婷):9月28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奮力譜寫陜西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系列發佈會第二場。會上,陜西省文物局相關領導介紹了有關考古研究情況。

  陜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介紹,“十三五”期間,陜西省不斷加大考古科研力度。周原、秦雍城、秦咸陽城、漢唐帝陵等大遺址考古持續推進,櫟陽城、天井岸遺址、唐華清宮、“一帶一路”等主動性考古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僅“十三五”時期,陜西全省就實施了考古項目691項,發掘出土文物3.7萬餘件(組); 7項考古成果榮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4項榮獲“中國考古新發現六大項目”,2項榮獲“田野考古獎”,石峁遺址被評為近十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一些重大考古問題的研究取得了新進展。

  東亞現代人起源研究取得重要證據。陜西省內外科研機構組織在陜北黃河沿岸、陜南秦嶺地區開展了考古調查發掘研究工作,新發現舊石器遺址400余處,出土舊石器20余萬件。陜西考古發現的距今10萬-1.5萬年間人類化石和豐富文化遺存的南鄭疥疙洞洞穴遺址,為了解中國南北過渡秦嶺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情況、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早期現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學説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證據,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陜北地區發現了氣勢恢宏的宮室類建築、佈局規整的宗廟類遺跡和等級分明的大型墓地。通過對石峁、蘆山峁、寨山等重要考古資料的綜合分析表明,距今4300年前的龍山時代陜西北部已明確出現國家形態,聚落差異懸殊、人群分化明顯、等級觀念突出,呈現出中國國家起源的陜西模式和進程。

  關中地區龍山文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中、省、市考古機構和高校聯合考古隊通過對西安太平遺址的考古研究,發現環壕及玉器、卜骨、葉形陶牌飾等高等級文物,尤其是一件陶鈴,基本可以確認為太平遺址的一處大型客省莊二期文化環壕中心聚落,距今約4600-4000年,已進入夏代紀年時間範圍。

  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取得新成果。對楊官寨遺址廟底溝文化大型公共墓地460余座墓葬開展多學科研究,顯示男性基因較女性穩定,推測距今約5500-5000年前以男性為繼承符號的男權社會已經確立;發現了關中地區乃至中國境內最早的人工水利系統,厘清了楊官寨遺址的早期城市雛形,為西安市城市演變、中國古代城市起源發展提供了重要考古實物證據。

  新發現民族融合和長城文化研究的重要資料。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是目前所見該時期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完整的大型陵墓,既具中原傳統漢文化特點,又具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反映了中華文明由多元到一體的歷史演變過程,發現的彩繪土雕建築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接近中國傳統古代土木建築原型的實例,被評為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靖邊縣清平堡遺址考古工作首次將長城營堡內名為“顯應宮”的城隍廟遺址完整揭露,被納入“考古中國”國家重大項目,也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打下基礎。

  石窟寺考古調查研究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陜西省率先完成石窟寺專項考古調查,全面摸清全省997處石窟寺資源家底,數量位居全國第二;聯合西安交通大學等12家科研機構、高校成立“陜西省石窟寺保護研究中心”,走出一條具有陜西特色、院校合作發展文保科技、研發與應用高度一體化的新模式。

  “十三五”期間,陜西省實施各類考古項目691項,出土各類文物3.7萬餘件(組)。陜西全省考古科研機構主動參與國家和省級重點項目20余項,承擔的“考古中國-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考古中國-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項目”等重點課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7項考古項目榮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4項榮獲“中國考古新發現六大項目”,2項榮獲“田野考古獎”,3項考古遺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截至目前,陜西共6處33個申遺遺産點,19處大遺址列入《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全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數升至4處,5處列入立項名單,總數升至8處。

  與此同時,陜西省文物局加強頂層設計,提高考古工作規劃水平,研究並向社會公佈了《陜西省文物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設置了深化考古研究闡釋,為解決重大歷史問題規劃9項重要課題,除正在進行的“考古中國-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考古中國-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項目”“夏文化研究”等5項外,還創新設置了“陜西黃河文化考古專項研究項目”“考古陜西”等4項具有陜西考古特點的新課題,將對“東亞人類起源”“中國國家起源和發展”“絲綢之路研究”等重要歷史問題作出總體安排。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