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漫步涇河之畔,只見天藍水清、白鷺戲水,呈現出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面。今年以來,隨著涇河新城涇河灘面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順利推進,涇河兩岸生態環境大為改觀。
涇河曾是條美麗的河,但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和周邊村鎮的無序發展,涇河兩岸生態逐漸被破壞。2020年8月,憑藉在土壤修復領域的優勢,中鐵十四局西北公司以聯合體的方式,中標涇河新城涇河北岸灘面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據介紹,涇河新城涇河北岸灘面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治理河道長度17.5公里,總投資9.9億元,主要工程為灘面生態修復、綠化、水系等。
“我們按照原生態風格提升涇河的生態環境,對涇河河流風貌進行了修復,努力打造自然水生態環境,並結合河道內現有耕地的保護和利用,設置了現代農業、田園休閒、農耕體驗為一體的景觀格局。”中鐵十四局西北公司項目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鋪設路面12公里,綠化地被累計種植24.4萬平方米,並種植了9110株灌喬木。
如今,對於生活在涇河兩岸的群眾來説,白鷺翔集屢見不鮮。“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很高,被稱為‘大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白鷺的棲息,正是涇河良好生態環境的生動印證。”涇河新城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説,“項目建成以後,古老涇河將換上‘新裝’,提升‘顏值’,西安及咸陽地區將增添一條美麗的生態景觀帶。”(陜西日報記者 劉印 通訊員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