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靖邊:清平堡遺址還原明代邊塞生活
來源:新華網  |  2021-10-12 16:04:18

  “靖邊清平堡,是明朝長城內外的人們互相交易的一個場所,我們希望通過考古發掘把當時在這個地方交易、生活的情景還原出來。”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清平堡考古項目負責人于春雷介紹説。

  清平堡遺址位於毛烏素沙漠,是明長城沿線陜西榆林市三十六營堡之一,屬明長城防禦體系設施的一部分,廢棄之後很快被沙土掩埋,堡內的建築和遺物基本上完好保存了原有佈局。

  2020年4月,當地村民在取沙土修路時,偶然發現有磚墻、泥塑造像、香爐、青花瓷片、磚瓦等遺跡遺物,隨即上報至文物部門。隨後,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取土地點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截至目前,已發現結構保存極其完整的一座寺廟,是位於南側的名為顯應宮的城隍廟。裏面發現有保存完好的彩繪泥塑造像30余尊,同時還出土有鎏金銅像、鐵質香爐等遺物。

  鐵質香爐有銘文,記載該香爐為嘉靖年間堡內軍官捐贈,內容為祈求“保祐本堡人馬平安,胡虜遠遁”。

  陜西省長城資源調查工作開展後,確認清平堡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城周大約1793米,佔地面積約157500 平方米。堡城西50米處有2座烽火臺及1處建築遺址,城東南1公里處徐家灣村有明代磚拱橋一座。2008年,清平堡遺址被公佈為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高大雄偉的長城失去了往日風采。在榆林境內,長城有的部分只是隱隱約約的一條線,有的需要靠考古專業人員的發掘,才能辨別出來。專家介紹,清平堡為研究明代軍事防禦體系設施的分佈、構築、佈局及城堡建設、生産力發展水準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為文化遺産來保護,我們秉持最小干預的原則,不過於干預它,同時也要減少自然界對它的影響。”于春雷希望通過進一步的勘探和發掘工作,了解和揭露城內建築遺跡殘留,從而更好地研究城內的佈局、結構等。(白淩燕)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