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經過近一年的緊張籌備,電影《長安·長安》于10月15日上午10時在西安正式開機。
電影《長安·長安》集結了一流的國際化製作團隊,該影片由國際知名導演、奧斯卡評委、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獎獲得者納基斯·阿貝耶擔任監製,由納基斯·阿貝耶、中國國家一級導演張忠、中國著名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聯合執導,精銳班底各施所長,以期實現“1+1+1>3”的效果。

電影《長安·長安》開機 攝影 李臻
讓影片成為中國電影國際合作的典範
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電影作品功不可沒,其在國際交流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中國電影工業的長足發展,堅守國內發展核心、確保內容創作繁榮的同時,國際合作也成為行業的發展方向。
而電影《長安·長安》正是以“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為時間節點、以中歐班列“長安號”為載體的國際合作項目。在《長安·長安》拍攝製作中,納基斯·阿貝耶將與張忠、西爾扎提·亞合甫,共同探索中外電影合作的新可能、新路徑。
影片從立項背景、故事架構到主創團隊,都堅持國際化理念。這樣的國際化基因,被“編輯”在影片的每一個環節。比如在開機前,納基斯·阿貝耶已在西安勘景多日,這種與中國文化的遇見、碰撞,對中國社會的認識、理解,都將在影片中以某種方式呈現出來。
電影《長安·長安》將充分、準確地表達電影故事背後的深層含義,探索中國電影開展國際合作新範式。

電影《長安·長安》開機儀式現場 攝影 李臻
讓電影成為國際傳播敘事體系的重要一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
電影作為國際化藝術的傳播方式、人類共通情感的載體,是文化傳播的一個絕佳手段。尤其是電影國際化,更是讓中國文化“走出去”、用電影講好中國故事的關鍵,進而助力中國故事、中國聲音、中國形象的全球性傳播。
電影《長安·長安》以中國古老文明與“一帶一路”倡議、中歐班列“長安號”相結合的視角,呈現介紹中國文化、中國城市……最終回應並落腳於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影片通過劇情的鋪陳、人物的刻畫、文化元素的植入等,形成對現實的客觀陳述,為國際傳播的文化敘事提供了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