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從10月15日開始,參加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新聞報道的媒體記者陸續抵達技術官員、媒體記者接待基地。殘運會期間,將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名記者入住基地,參與賽事報道。
媒體記者進入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接待基地接受安檢 攝影 楊丁丁
10月15日上午,陜西日報社的6名媒體記者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進入接待基地通道外搭設的“抵離服務廳”,並辦理相關手續。媒體記者經過抵離通道的疫情防控大棚,在安檢口出示“全運碼”,即可完成安檢。隨後,工作人員引導記者乘坐擺渡電瓶車,抵達公寓樓,再由住宿中心工作人員接待媒體記者順利入住。
媒體記者進入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接待基地進行掃碼測溫 攝影 楊丁丁
“參與在家門口舉辦的全國賽事,我們非常開心。作為陜西的媒體,也感到自豪。”“以前只在網絡視頻中看到這個地方,今天終於進來了,覺得很新奇。”進入基地的陜西日報社記者説道。
陜西日報本次入住基地的記者,既有曾入住全運村、參與十四運會報道的“老熟人”,也有第一次來到接待基地的“新面孔”。記者宋歡就曾入住全運村,感受過全運村無微不至的服務,宋歡説:“上個月舉辦十四運會,我曾經參與拍攝照片和視頻,當時住在全運村的媒體記者村。這次入住殘運會媒體記者接待基地,感覺服務更加細緻週到,住宿環境更加溫馨舒適。此次殘運會,我們全程參與賽事報道,將在完成規定動作之外,做好自選動作,同時希望運動員拿出最好狀態,實現自我超越,弘揚體育精神。”
媒體記者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前往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接待基地 攝影 楊丁丁
10月15日當天,有40余名媒體記者抵達接待基地。為了給媒體記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接待基地抵離中心提前獲取各媒體記者抵達信息,實時更新核實動態信息,同時將信息分享給各服務部門,確保接待平穩進行。組委會新聞宣傳部、餐飲、住宿等各部門相互合作,為媒體記者提供貼心週到的後續服務。
西安國際港務區作為接待基地所在地和保障方,將在成功服務十四運會、平穩運行全運村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服務保障水準,確保殘運會服務標準更高、服務更優,為所有參與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的媒體記者和技術官員,提供熱情週到的食宿行服務。(文 吳軍禮 李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