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陳鏘):11月5日,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高嶺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陜西省將重點做好加大公辦優質義務教育資源供給、消除“公參民”學校辦學模式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推進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
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高嶺介紹陜西省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相關舉措 攝影 陳鏘
陜西省將加大公辦優質義務教育資源供給,落實義務教育國家事權,科學制定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加快推進義務教育結構調整和佈局優化,加大公辦學校新建、改擴建力度和品質提升,辦優辦強公辦義務教育,鼓勵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舉辦者以捐贈、轉讓等方式將學校交由地方政府辦為公辦學校,確保義務教育學位主要由公辦學校或政府購買服務提供。
陜西省將消除“公參民”學校辦學模式,規範公辦學校單獨舉辦或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合作舉辦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此類學校應堅持公有屬性、辦為公辦學校,按照屬地原則和隸屬關係,由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或由其他公有主體單獨辦為公辦學校;規範公辦學校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舉辦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符合“六獨立”即獨立法人資格、校園校舍及設備、專任教師隊伍、財會核算、招生、畢業證發放等要求的,在履行財務清算等程式、對民辦學校及相關單位使用公辦學校校名或校名簡稱進行清理、公辦學校逐步退出後,可繼續舉辦為民辦學校,經協商一致且條件成熟的可轉為公辦學校,不符合“六獨立”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可視情況將其轉為公辦學校或終止辦學。
高嶺表示,陜西省將嚴格依法依規辦學,開展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規範辦學、基本辦學條件達標情況核查,對基本辦學條件不達標、專職教職工數量不足、招生規模擴充過快、存在大校額大班額的學校,要督促整改,並依據相關標準控制辦學規模、核減招生計劃;對不具備整改條件或經整改仍不合格的,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招生政策,實行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同步招生、獨立招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違規跨區域招生、掐尖招生,也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等名義招生。
陜西省將落實非營利性法定要求,加強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財務行為全流程監管,加快出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辦法;督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落實收費公示和公開承諾制度,嚴肅查處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借讀費等行為;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學生免除學雜費標準按照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執行,對生均教育培養成本不足部分,嚴格落實非營利性法定要求,合理確定收費標準;加強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年檢工作。
“近年來,陜西民辦義務教育發展迅速,在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彌補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不足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辦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規範的行為。目前民辦義務教育學位佔比較高,個別縣甚至很高,需要引起重視。”高嶺説,“陜西省目前正在制定《陜西省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工作方案》。下一步,陜西省將把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情況納入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體系,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納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範圍,對民辦義務教育佔比過高地區要加強復查和督促整改,力爭一年見效,兩年全面完成任務,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