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縱觀人類歷史發展長河,從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到信息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都給生産力帶來質的飛躍,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繁榮。面對洶湧澎湃的科技浪潮,2021年3月30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以下簡稱“秦創原”)宣告成立,“搶灘”創新驅動發展“高地”。作為總窗口所在地和核心策源地,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馳而不息耕耘秦創原。
西部雲谷 供圖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最具條件的秦創原腹地
灃西新城以西鹹新區五大組團之一的身份設立,承襲著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使命,不論是未來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綜合服務副中心的功能定位,還是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的發展方向,都決定了理念創新、政策創新、做法創新將貫穿新城發展的各個領域。
帶著這份“創新共識”,灃西新城在這片143平方公里的希望之地上,每一次“落筆”都帶著魄力和慎重。
2012年,西部雲谷自建項目啟動,2016年12月硬科技小鎮揭牌設立。經過五年的發展,西部雲谷硬科技小鎮一、二、三期已經擁有405畝、80萬平方米的“科創版圖”,匯聚了“硬科技”企業400余家和各類人才6000余人。值得注意的是,彼時的西部雲谷硬科技小鎮便提出了以“科枝成果轉化基地”為總體定位的發展願景。
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雙輪驅動”的灃西新城“創新之舟”自此起航。
隨後,翱翔小鎮于2017年2月18日啟動建設,這個以“空、天、地、海”智慧無人系統産業為核心、科教産融四位一體的創新示範小鎮,為灃西新城再添“創新之火”。就在翱翔小鎮啟動建設8天后,灃西新城又一次迎來高光時刻。2017年2月26日,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基地項目開工。這個採用了國際前沿“學鎮”理念的産物,不僅順應和推動著時代發展,也讓外界看到了灃西新城高擎的“創新火炬”。
在陜西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的建議中,西部科技創新港和翱翔小鎮均被提及,且被視為發展“創新中心+孵化器+科創企業”型創新創業體系,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核心載體。
當下,站在加速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背景下,回看灃西新城的發展佈局,其中充滿了對未來大勢的準備把握和前瞻謀劃。灃西新城用腳踏實地、厚積薄發,為自己贏得了秦創原總窗口的核心地位。
秦創原國企創新中心 供圖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奮力建設的秦創原總窗口
對於灃西新城而言,秦創原的成立無疑是最好的歷史機遇。和很多新區新城的發展一樣,一路走來,灃西新城關於發展路徑的謀劃、理念思路的謀定、産業佈局的謀篇,更多的是摸著石頭過河,頗有些拆“盲盒”的意思。
如今,陜西從全省大局出發,將創新驅動發展擺在前所未有的高度,舉全省之力建設秦創原,這讓灃西新城,有了更大的信心開創未來。
面對秦創原這一重大機遇,灃西新城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品質落實,在創新內涵建設、科創載體建設、創新要素聚集等方面取得了進展。
在創新驅動發展內核上,灃西新城著眼內涵式創新、創新式發展,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強化創新要素聚集、營造秦創原建設氛圍。據了解,目前灃西新城承接秦創原簽約項目55個、總投資162.65億元。此外,灃西新城還推動成立秦創原(中直單位)創新促進中心,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種子基金、長安匯通基金等金融力量相繼落戶,引入清控科創、小米生態鏈等一批省內外知名孵化載體……這些舉措在推動“産業尖兵”佈局、“保障力量”配置的同時,對各類創新要素形成了360度磁吸作用。
在創新驅動發展外延上,灃西新城通盤考慮科創載體、産業園區建設,形成“載體凝心創新轉化、園區聚力項目承接”一盤棋。據了解,目前灃西新城已啟動189.8萬平方米科創載體建設,其中西部科技創新港二期A、B、C板塊科創載體已全面啟動建設。西部雲谷四、五、六、七期也在加速建設中,全力承接秦創原簽約項目、西部科技創新港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圍繞建設秦創原總窗口,灃西新城以核心示範區的優勢,構建起了集科技政策、企業培育、協同創新、科技金融、綜合保障于一體的秦創原建設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