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陳鏘):當前,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管委會副主任楊博在4月1日下午召開的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安區域建設成果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空港新城將打造陜西數字經濟的“首發陣地”,為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注入強勁新動能。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管委會副主任楊博回答媒體提問 攝影 屈紅偉
楊博表示,數字經濟是推進自貿區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陜西自貿試驗區空港新城功能區(以下簡稱“空港新城功能區”)以臨空經濟為主線,依託“自貿+服貿+保稅+口岸+跨境+航權”等開放平臺,全力打造數字自貿區。
深化數字樞紐建設
空港新城功能區聯合機場整合空管、地勤等多個信息系統,在全國率先建設協同運行管理中心。航班放行正常率、年貨郵吞吐量增速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累計減少碳排放約9萬噸,每年節省燃油成本約5000萬元。空港新城功能區將打造智慧物流綜合服務平臺,佈局卡車航班中心,推進空鐵、空公等多式聯運“一單制”,建設數字化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加快數字産業聚集
空港新城功能區積極構建數字産業生態,加速臨空特色産業的數字化。771航天電子基地、大唐5G創新中心等新項目落地;自貿大都匯、國際航材供應中心等新平臺搭建;保稅備貨和B2B出口等跨境電商新模式推廣。航空運輸進出口貨值連續多年佔陜西省進出口貿易額70%以上。
培育數字貿易發展
空港新城功能區聯合海關推行數字、信用監管舉措,不斷完善數字貿易基礎設施。空港新城功能區建成投運中國郵政西北速遞中心、陜西省跨境國際快件産業園,實現國際快件當日到貨、當日審單上線;90%以上報關事項線上辦理,通關時效優於全國平均水準。
優化數字服務環境
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空港新城功能區完成1610余個行政審批事項的線上辦理,推出108項“一件事一次辦”主題套餐服務,辦理時限縮減50%,事項材料精簡40%。空港新城功能區建設秦創原自貿藍灣科創區,積極參與數據流動、數據安全的規則和標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