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不要小瞧我們村子,去年在電商平臺上可賣了2700多萬元!” 提起紅蘿蔔産業,渭南大荔縣官池鎮石槽村黨支部書記秦中良一臉自豪地説。4月25日下午,在渭南大荔縣官池鎮石槽村現代農業産業園,村民黨建紅正將沾有泥土的紅蘿蔔送到傳送帶上,經過清洗、分揀後,這些紅潤有光澤的紅蘿蔔將發往全國各地,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密碼”。
村民清洗紅蘿蔔
村民分撿紅蘿蔔
隨著2020年大荔縣乃至整個渭南市紅蘿蔔産業的蓬勃發展,石槽村順勢而為大面積推廣紅蘿蔔種植。通過招商引資等手段,石槽村將有關紅蘿蔔産業從最初只有1600平方米的冷凍庫,發展成如今包含清洗、分揀、儲藏等多個車間,佔地26畝的大型現代化農業産業園,僅去年該産業園就發放工資160多萬元。
石槽村的紅蘿蔔被分為水果、精品、二細、中粗、大棒等多個種類,其中水果紅蘿蔔品質最好,吃起來不僅甜脆,而且有一種清香的味道。這主要得益於大荔縣優越的地理位置,旁邊有秦嶺、中條山、祁連山,又被黃河、洛河、渭河所滋養,因此紅蘿蔔的品質更勝一籌。
村民張婉麗將清洗乾淨的紅蘿蔔裝袋打包
“現在每天在家門口上班,不僅能夠照顧家裏,一個月還能掙3000多元,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提起現在的生活,村民張婉麗開心地説道。
“我們的庫房可以存放500萬斤紅蘿蔔,僅流水線上一天就能清洗十萬噸。雖然我每天在清洗車間幹活累,可每月到手工資有好幾千元。”黨建紅説。
下一步,大荔縣官池鎮石槽村將圍繞“五個振興”以及“雙輪驅動、三個率先”的工作要求,以高品質發展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突破口、以實現生態宜居為著力點、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把責任扛到肩上、抓在手上。“我們要做的是在‘十四五’期間不僅成為農業現代化的示範區,而且還要成為全國共同富裕的樣板區,相信我們有這個實力,也一定能做到!”秦中良説。(文/圖 吳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