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記者獲悉,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文物將於6月11日起在秦陵博物院展出,這是秦漢文化跨越地域的相聚融合,也是一次2000多年前文化紐帶的延伸。
海昏侯劉賀的一生非常曲折,在世33年曾經歷過王、帝、侯三種身份的轉變。他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西漢第一位昌邑王劉髆的兒子,他的奶奶是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漢武帝後元元年(前88年)正月,昌邑王劉髆去世後,年僅5歲的劉賀襲爵,成為西漢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6月5日,漢昭帝劉弗陵薨逝,因沒有子嗣,同年7月18日,大將軍霍光徵召劉賀主持喪禮,擁立為帝。但劉賀即位27天即被廢,逐回昌邑削為平民。漢宣帝繼位後看劉賀幾乎成了廢人已不足畏忌,便封他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後來又削除他食邑三千戶,劉賀經此打擊一病不起憤懣而亡,年僅33歲。
此次展覽分為“豫章海昏”“王侯威儀”“儒風南阜”三個篇章。來自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的128件(套)精品文物,其中包括透雕龍鳳虎紋玉佩、蟠虺紋青銅甬鐘、鎏金龍紋青銅甬鐘、鎏金青銅編紐鐘等一級文物18件。展品中青銅當盧、鎏金青銅當盧、筒形青銅器、青銅量、青銅博山爐、青銅劍等8件珍貴文物為剛剛修復完成,是首次對外展出。
本次外展文物包含金器、玉器、青銅器等多個品類,其中包括備受矚目的馬蹄金、麟趾金,珍貴的鎏金青銅編紐鐘更是成套外展,一套14件紐鍾大小不一、排列有序,前13件均有精美鎏金紋飾,再現西漢禮樂制度。
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的出土文物作為漢朝鼎盛時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本次與秦始皇帝陵出土文物同館展出,不僅是地域間的文明對話,更是秦漢文化的交相輝映。(三秦都市報記者 趙爭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