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時許,位於西安市繁華鬧市區的騾馬市風味街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華燈初上,窄窄的道路兩旁,各種美食小店林立,道路中央也被各式各樣的小吃攤佔據。烤串、飲品、甜點等美食令人目不暇接。人們或在小店門口的矮桌上品嘗烤肉、串串,或在小吃攤點上幾樣心儀美食打包帶走。不長的街道人來人往,煙火氣十足。
距離風味街不遠的中柳巷內,則是另一番景象。這裡“藏”著各種異域風味的小餐館、咖啡館、飲品店,是不少年輕人夏夜常去之地。在小巷內一家日式咖喱店內,10余平方米的地方已坐滿了客人。店老闆笑著説:“最近生意一直不錯,有時就餐人數多了還得等位。”記者注意到,巷子內大多數餐館和飲品店都是顧客盈門。
餐飲消費是夜間經濟的主要構成,也是城市煙火氣息的風向標。隨著夜市活力的釋放,居民消費潛力被激發,豐富多彩的夜生活又回來了。夜幕降臨,多種形式的“夜産品”,如文化旅遊演藝、燈光秀、音樂節等在西安多個商業街區、主題公園、景區輪番上演,正成為拉動城市消費的新引擎。
近日,西安市多部門聯合出臺6條措施支持戶外經濟和夜間經濟恢復發展,力促商貿業恢復。西安市允許大型商貿企業利用門前硬化廣場等,在落實“門前三包”責任、不影響通行、落實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的前提下,有序開展戶外促銷;引導鼓勵和支持企業探索以休閒體驗為主題元素的露天集市等消費新模式,形成“一站式”戶外經濟産業鏈。
在支持夜間經濟方面,西安市鼓勵具備條件的商業步行街、商業綜合體在夜間規定時間段外擺經營,開展夜間戶外經營活動,適當延長夜間營業時間,並創新夜間消費業態和模式,依託特色商業街區舉辦汽車集市、文創集市、文藝表演、夜遊長安等室外活動,促進文商旅體跨界融合,提升夜間經濟活力。
西安市還支持汽車、家電銷售企業進廣場、進社區、進農村開展展銷促銷活動;在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支持利用城市公共空間舉辦美食節、啤酒節、茶博會等主題促銷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商業綜合體建設新能源汽車城市展廳,釋放消費潛力。
最近,在一些大型商圈和露天音樂會現場,汽車後備箱集市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汽車後備箱打開,挂一塊天幕,擺一排椅子,再配上小夜燈……一個氣氛十足的移動咖啡館、移動奶茶店就此營業。6月10日,在西影電影圈子星空音樂會現場,一輛輛挂著小綵燈的汽車一字排開。車主們將自己的後備箱精心裝飾後擺上咖啡、奶茶、蛋糕等供前來聽音樂會的市民選購。
“這樣的夜市經濟形式比較新穎獨特,很適合夏日休閒消暑。”音樂會現場的市民李女士説,“這種擺攤方式還能給一些創業青年增加些額外收入。”
“夜間經濟不僅為群眾日常生活需要提供便利,還提供了服務業就業機會,對穩住經濟基本盤發揮著積極作用。”西安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支持恢復發展夜間經濟,既是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回補的有效手段,也是幫助一些市場主體渡過難關、增加經營收入的有效方式,還能帶動靈活就業,激發就業新活力。
儘管有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戶外經濟、夜間經濟依然面臨考驗。業內人士表示,各級相關部門應合理規劃“夜經濟”空間佈局,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和服務,使“夜經濟”既活力迸發又健康發展,實現“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體目標。(陜西日報記者 崔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