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規模最大煤基乙醇項目在陜西建成
來源:陜西日報  |  2022-07-01 09:23:01

  利用低階煤代替玉米穀物轉化為乙醇,既為煤炭清潔利用開闢了新途徑,也緩解了燃料乙醇對糧食的依賴。6月30日,總投資69.8億元的延長石油榆神50萬噸/年煤基乙醇項目在陜西榆林榆神工業區建成中交,標誌著項目進入試車階段。這是延長石油繼2017年全球首套10萬噸/年煤基乙醇科技示範項目成功實施之後的工業放大項目,也是全球目前規模最大的煤基乙醇項目。

  乙醇是世界公認的優良汽油添加劑,也是重要的基礎化學品,可用來生産乙醛、氯乙醇等,並衍生出染料、洗滌劑等産品中間體,製品多達300種以上。目前,全世界乙醇生産主要依靠糧食等生物質原料製備,但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情況決定了以糧食為原料製備乙醇不適合大範圍推廣,而我國富煤貧油的能源結構,為煤基乙醇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延長石油榆神50萬噸/年煤基乙醇項目以煤為原料,通過煤氣化合成甲醇,再經過脫水、羰基化、加氫制取無水乙醇及其他化工産品。項目採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延長石油聯合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國際領先的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醇技術,是世界煤化工産業在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天然氣和煤制乙二醇四大路線之外,開闢的一條全新的環境友好型技術工藝路線。據專家介紹,按照3噸糧食生産1噸乙醇測算,項目建成投産後,每年可節約生物乙醇原料糧150萬噸,相當於2021年全省糧食産量的11.8%、榆林市糧食産量的65%以上。在緩解我國燃料乙醇對糧食依賴的同時,項目每年還可轉化低階煤150萬噸,加之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醇技術採用非貴金屬分子篩催化劑,其工業規模化和大範圍推廣成為可能,有效彌補了我國石油資源不足,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據悉,為放大項目的技術效應,延長石油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成立了以催化劑研究生産與工藝包設計推廣為主的高技術産業化公司,目前技術累計推廣産能265萬噸,專利許可收入4億元,裝置形成産能後每年催化劑銷售收入可達5億元。

  下一步,延長石油將立足榆神50萬噸/年煤基乙醇項目,通過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積極延伸下游産業鏈,發展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醇酸等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兩鏈”融合,有效推動陜西煤炭資源高效轉化及榆林打造國內一流“煤頭化尾”全産業鏈新型化工産業基地,推動陜西煤化工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陜西日報記者 王向華 楊曉梅)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