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灞橋區文化和旅遊體育局主辦的灞橋區文化賦能産業發展論壇在白鹿原·白鹿倉舉辦。
會議現場 攝影 雍愛
本次論壇以“傳承 創新 發展”為主題,旨在挖掘灞橋文化精髓,為推進富裕、現代、綠色、活力、幸福的“品質灞橋·最美城區”建設目標建言獻策。與會嘉賓們共同探討灞橋文旅賦能産業發展,為灞橋文化事業科學發展提供參考。
論壇邀請了西安市作家協會、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産業促進會、西北大學、西安音樂學院、西安石油大學、長安大學、長安踏歌(西安)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西安杠杠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白鹿原·白鹿倉景區等高校及企業19位學者專家參與。論壇就“如何深挖灞橋地域文化”“打造灞橋特色文藝精品”“提升地域文化品牌影響力”“打造文旅跨界融合新模式”以及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群完整、競爭力強的文旅産業體系等話題展開主題發言,進行思想激情碰撞,貢獻真知灼見。
論壇期間,灞橋區副區長樊明為灞橋區道別文化和旅遊發展研究中心授牌;灞橋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柴艷榮在論壇上鼓勵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到灞橋區文化賦能産業中來。
灞橋區副區長樊明為灞橋區道別文化和旅遊發展研究中心授牌 攝影 雍愛
灞橋區是西安的東大門,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資源。這裡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漢文帝劉恒之墓、“折柳送別”的隋代古灞橋遺址,這裡更因陳忠實創作小説《白鹿原》而名揚天下。近年來,灞橋區全面實施“文化+”“旅遊+”“農業+”跨界融合,區內的白鹿倉景區、鯨魚溝關中竹海景區、馬術俱樂部、崔振寬美術館等10余家文化企業蓬勃發展。
下一步,灞橋區將依託灞橋、灞水、灞柳區域文化符號,圍繞“陳忠實·白鹿原”“灞柳風雪”“道別文化”“半坡文化”等主題,積極傳承灞橋文化,創新文化事業和産業發展思路,不斷延伸文旅産業鏈條,提升文旅産業綜合競爭力,真正把文化的軟實力轉為市場的競爭力,變成新的經濟力量,推動灞橋文化事業不斷繁榮壯大。(文 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