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1週年。為廣泛開展愛黨愛國教育,銘記黨的歷史,謳歌黨的光輝歷程,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紮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以“紅色引擎”賦能公司高品質發展,近日,中冶天工北方公司黨委組織黨員領導幹部及入黨積極分子一起走進中國革命聖地延安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參加活動人員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合影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裏,“延安精神”豐富內涵49個赤金大字赫然醒目。館內展出的1260余件革命歷史文物和670多幅歷史照片,讓廣大黨員為之動容。紀念館裏的每一個展品,都是一部生動形象的“黨史教科書”,再現了黨中央及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的艱苦歲月。參加活動的黨員幹部神情專注地參觀了所有的展覽內容,深深地體悟革命先輩在延安“住窯洞、吃小米、驅日寇”的光輝業績和如今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黨員幹部及入黨積極分子在棗園革命舊址參觀學習
棗園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這裡,院內樹木鬱鬱蔥蔥,革命歷程轟轟烈烈。陽光灑在中央五大書記昂首闊步的銅像上,黨員們仿佛身臨其境,近距離感受到五個偉人容光煥發的外表下所洋溢出的“建立新中國”的信心與憧憬。
走進延安紅街,《再回延安》大型沉浸式情景劇精彩上演。這堂讓所有黨員都熱淚盈眶的生動“黨史課”,以“爺爺”劉寶順的日記展開,帶領觀眾一起經歷戰火紛飛年代紅軍走過的“艱難長征路”。老戰士獨坐高臺思念戰友、冰天雪地戰嚴寒、翻越雪山萬般苦、忍受饑餓畫“饃”充饑、拖著傷病艱難過草地、紅旗班用生命和信念守護紅旗不倒等情景接連再現,紅軍戰士的英勇無畏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讓在場的每一位觀眾潸然淚下。隨行的一位老黨員感慨道:“劇裏這些平凡人物其實並不平凡,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中華‘脊梁’精神,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寶貴精神財富。”
黨員幹部及入黨積極分子在梁家河村合影
在梁家河知青舊址,一排排窯洞“帶領”黨員們走進那一段“知青歲月”。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批北京知青的到來,讓這個小山村的面貌煥然一新。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代銷店、磨坊、縫紉社等舊址,讓參觀者尤其是老黨員們倍感親切。在貧窮落後的年代,這些知青們在梁家河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詮釋了“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念、“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昂揚鬥志,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在南泥灣黨徽廣場莊嚴宣誓
延安南泥灣黨徽廣場上,一座高13米的巨型黨徽雕塑,讓所有同志紛紛駐足。13米的高度代表著黨中央在延安經歷的13個春秋。這座雕塑承載“千鈞”,不僅代表鮮活的歷史文化,也傳承著不朽的紅色革命精神,無聲地述説著一個個雄偉壯麗的史詩故事。南泥灣大生産紀念館裏,詳細記錄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産運動的經過。一座座主題雕塑、一幅幅巨幅油畫和每個場景作品都充分再現了當年轟轟烈烈的南泥灣大生産運動,教導廣大幹部群眾“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在參觀學習過程中,中冶天工北方公司黨群工作部設計並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開展充滿趣味性的“學黨史”比賽活動。活動中,整個隊伍被組建為三支“臨時黨支部”,開展“黨史密碼”“紅歌接力賽”“三嚴三實超音速”等比賽。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在參觀學習中了解歷史,在比賽體驗中鞏固黨史知識,感悟黨的偉大成就,一起高唱紅歌頌黨恩。比賽現場,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熱情高漲,不僅成功地上了一堂意義非凡的“微黨課”,也使他們在比賽過程中體會到革命先輩的頑強鬥志和英雄氣魄,更激發所有參與活動的員工堅定在今後的工作中“風雨無阻、攜手與共、同心協力、堅定前行”的信念。
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參與“黨史密碼”活動
此次主題黨日活動,是中冶天工北方公司黨委進一步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大力弘揚延安精神的一次重要舉措。“延安行”讓所有人的思想和靈魂得到了洗禮,也進一步振奮了擔當作為的精神力量。參加活動的員工紛紛表示,通過這次體驗式學習,更加理解了初心使命的重要意義,感悟延安精神的深刻內涵,未來將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以昂揚的鬥志譜寫公司發展新篇章。
中冶天工北方公司黨委也將充分利用好紅色資源,繼續探索創新現場教學的生動實踐,引導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黨史學習成效轉化為謀發展、抓落實、辦實事、開新局的實際舉措和工作成效,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文/圖 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