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區項目觀察 絲路科學城“平地起高樓”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7-15 09:44:52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柳洪華):成立31年的西安高新區,至今仍保持著強勁活力。鱗次櫛比的建設項目,日異月更的城市變化,無不彰顯著這片1079平方公里土地涌動著的發展能量。7月14日,記者來到西安高新區絲路科學城片區,實地了解該片區的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絲路科學城片區是當前西安高新區規劃構建“一心雙廊三片區”空間結構中“三片區”之一,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硬科技創新高地,彰顯中國氣韻的‘一帶一路’國際科學交流中心,秦創原高能級科技成果轉化大平臺”,是未來三十年引領西安高新區邁向新征程的主陣地。

西安高新區項目觀察 絲路科學城“平地起高樓”_fororder_圖片1

大勤醫藥高技術多層共擠環保薄壁醫藥塑膠包裝容器生産基地項目效果圖 供圖 西安高新區文旅局

  自2021年6月啟動建設以來,絲路科學城便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而大勤醫藥高技術多層共擠環保薄壁醫藥塑膠包裝容器生産基地、中科院地環所西安地球環境創新研究院、灃邑大橋等重大項目的建設進展,成為焦點中的焦點。

  在大勤醫藥高技術多層共擠環保薄壁醫藥塑膠包裝容器生産基地項目,玻璃幕墻等施工作業正在進行,聯排廠房已顯示出該項目的未來體量。據了解,項目建設包括科研大樓、10萬級生産車間,配置各類産品生産線100條。

  “項目將於明年正式投産使用,整個建成後的産值規模可達到10億。其中在醫藥板塊,將為草堂醫藥園區起到強鏈補鏈的作用。比如我們自主研發、在國內率先生産的藥用級別、防兒童誤食的壓旋蓋,打破了國外特供的局面。我們的壓旋蓋目前給全國二十多家大型藥企供貨。同時我們也生産一類醫療器械等。未來,我們將在這裡把醫藥産業配套做強做大。”西安大勤醫藥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津源介紹説。

西安高新區項目觀察 絲路科學城“平地起高樓”_fororder_圖片2

西安大勤醫藥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相關産品 攝影 柳洪華

  此外,該企業還對下游消費市場進行了開拓,研發了個人終端品牌,包括優潔士環境清潔系列、萬葉集美粧個護系列、優露清天然家清系列、優露清消毒殺菌系列等産品,遠銷到32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五大優勢主導産業之一,西安高新區已在生物醫藥産業聚集了楊森制藥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項目將補齊西安高新區生物醫藥産業鏈短板,為區內醫藥企業提供全方位藥用包裝服務。

西安高新區項目觀察 絲路科學城“平地起高樓”_fororder_圖片3

中科院地環所西安地球環境創新研究院項目(DK-4)效果圖 供圖 西安高新區文旅局

  除了産業配套,絲路科學城還聚集了像中科院地環所西安地球環境創新研究院這樣與基礎科學研究相關的項目。

  中科院地環所西安地球環境創新研究院項目(DK-4),包含加速器質譜集群中心、岩心庫、科研實驗樓等,主要用於地環所現有人員和研究部室的遷移和拓展實用。截至目前,項目(DK-4)已全部完成主體封頂,正在進行外立面及安裝工程施工,計劃2022年年底工程完工。

  據悉,項目(DK-4)建成後將針對城市地下空間利用與災害防控、秦嶺資源保護與開發等問題進行前瞻性佈局,解決困擾西安環境瓶頸問題,為啟動中科院西安科學園建設、打造西安科創大走廊、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西安高新區項目觀察 絲路科學城“平地起高樓”_fororder_圖片4

中科院地環所西安地球環境創新研究院項目(DK-4)在建建築 攝影 柳洪華

  絲路科學城·科學中心組團(西安科學城)以絲路科學城科學中樞、絲路科學城聯盟總部、研發成果轉化先導區、科研人才聚集宜居地為發展定位,圍繞大科學裝置佈局科學平臺,與科研機構緊密聯繫,促進科學成果轉化,構建科研轉化創新模式。

  中科院地環所西安地球環境創新研究院項目(DK-4)是絲路科學城·科學中心組團(西安科學城)啟動區項目之一,此外還包括了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科學城園區項目(高精度基地授時系統)、阿秒光源裝置項目、國科大西安學院項目、西安科學城科普展覽館項目等。

西安高新區項目觀察 絲路科學城“平地起高樓”_fororder_圖片5

灃邑大橋項目效果圖 供圖 西安高新區文旅局

  西安國際社區是灃河生態文化發展帶上的重要節點,是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引領區和核心區,西安高新區一直以來都極為重視國際社區的建設。

  位於灃河之畔的國際社區,坐擁兩岸生態之美。灃邑大橋便是聯通國際社區東、西兩岸的主要通道。

  灃邑大橋為三塔斜拉橋,全長526米,雙向十車道,包括專用於車輛通行的車行橋和兩側的慢行系統,車行橋及兩側的慢行系統通過全橋108根拉索作為受力構件承擔荷載。

西安高新區項目觀察 絲路科學城“平地起高樓”_fororder_圖片6

灃邑大橋項目建設現場 攝影 柳洪華

  通過分隔人和車輛的設計,使灃邑大橋實現了景觀性、功能性、經濟性的有效融合。項目建成後,將成為絲路科學城區域主要的城市通道,也是生態交通聯繫環的重要景觀節點。項目於今年4月開工,目前樁基施工已完成80%,部分橋臺正在施工,預計2023年12月竣工。

  項目的背後是科學研究、産業發展、設施聯通,是科技自立自強、延鏈補鏈強鏈、營商環境優化。正是這些散落在絲路科學城的項目,如繁星般照亮西安高新區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編輯:陳鏘
“‘雲上解碼幸福中國’——外媒記者雲參訪”系列活動之西安國際推介日_fororder_871c824428f68095bda481ffe3c6a9e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