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北大村:美麗鄉村畫卷正舒展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8-10 09:27:05

  炎炎夏日,南山下涼風習習。“走,去水稻基地跳廣場舞走!”北大村村民互相吆喝著。村民的這種悠閒得益於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千畝水稻基地項目的建成,村口栽培種植的450畝水稻、蓮藕已頗具規模。不久前,西安高新區在北大村舉辦“美麗高新 播種希望”主題農事體驗節活動,讓水稻基地再次成為家門口的“小花園”“小廣場”,成為西安市民週末打卡的“網紅"地。

  北大村的變化遠不止這些。寬闊的塑膠操場,平坦整潔的柏油村道,文化氣息濃郁的村史館、文化廣場,以及隨處可見的健身器械、歇腳涼亭,讓整個村落顯得容光煥發又生機勃勃。在這裡,一副産業興、設施強、環境美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發展水稻觀光産業  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現今,“千畝水稻基地項目”已成為東大街道北大村的熱詞,也成為北大村的一張“新名片”。走進北大村,無論是夏季的碧浪滾滾,還是秋季的遍野金黃,這裡遼闊的稻田風光都無比醉人。依山傍水下“漠漠水田飛白鷺”的美麗田園景象,更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打卡。

  東大街道南依秦嶺,氣候溫潤、水源充沛,素有“秦嶺小江南”之稱,其水稻種植從西周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並衍生出在關中地區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在鄉村振興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這裡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除年底能領到分紅外,水稻基地的建成,讓北大村不少村民在家門口找到了新活計。擺盤、插秧、除蟲、養護……這些農活需要大量勞動力,水稻基地就從村裏招聘村民,給村民發工資。來遊玩的人多了,垂釣項目、燒烤、臨時售賣也多了攤點起來,村民們看到了新的致富商機。

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北大村:美麗鄉村畫卷正舒展_fororder_圖片5

  村民們正在田間勞作 攝影 王麗

  在種植水稻之餘,北大村還探索實踐了“稻魚合養”技術,在農業技術專家指導下,首次在水稻中養殖黃鱔,這種方式投入低、管理易,還能輕鬆實現稻穀、黃鱔兩不誤。此外,北大村還栽種了18畝蓮藕地,夏季來臨時,大片大片的荷花蓬勃怒放,引來無數遊人賞花拍照。花期過後,蓮藕地裏留下一節節潔白的蓮藕,給金秋再添一份時令美味。

  蓬勃發展的水稻産業和鄉村旅遊業,托起了北大村村民的致富增收的希望。如今,人氣漲起來了,大家的錢包更鼓了,笑容也更多了,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了。

  改善村居環境 留住美麗鄉愁

  隨著北大村被列為鄉村振興示範村,西安高新區還對北大村村居環境進行了大力改善,讓美麗鄉村展新顏,留住村民們的鄉愁,也留住更多遊客的心。

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北大村:美麗鄉村畫卷正舒展_fororder_圖片4

  北大村的街道 攝影 王麗

  2021年,北大村榮獲西安高新區農村“美麗人家”建設工程示範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也已全面完成,實現了村莊規劃好、建築風貌好、環境衛生好、配套設施好、綠化美化好、自然生態好、管理機制好的“七好”效果。

  目前,村內已修建了黨建“紅房子”、文化廣場、籃球場、健身廣場和村史館,安裝了室外健身器材,給村民開展精神文化娛樂生活提供了新陣地;村道的修整,太陽能路燈的增設,以及大面積的景觀綠化,都讓村居環境大為改觀;水稻基地周邊新建成的觀光路,以及涼亭、水車、觀光臺等設施,更為這份田園風光增色不少。

  如今,走進北大村,處處都呈現出鄉村振興的豐碩成果。這裡的的變化,讓村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而隨著村居環境的改善,加上水稻田園風光的加持,前來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更多青壯年願意返鄉就業,不少定居在城市的年長村民也願意回來養老。

  展望未來,這個美麗鄉村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2022年下半年,我們將繼續衝刺,以鄉村振興為重中之重,提升水稻的硬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北大村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水稻基地內的基礎設施包括景觀花廊架、植物迷宮、星空茶話空間、公共衛生間等,都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預計9月中旬將全面竣工。屆時,這裡將進一步展現“秦嶺小江南”的田園風情,迎來如織的遊客。(文 于秋瑾 王麗)

編輯:陳鏘
“‘雲上解碼幸福中國’——外媒記者雲參訪”系列活動之西安國際推介日_fororder_871c824428f68095bda481ffe3c6a9e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